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心得体会 > 感悟体会 >

感悟体会

溃疡性结肠炎并发血栓栓塞性疾病15例临床特点分析

发布: 2021-10-06 04:06:32   阅读: 次 【   

摘要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与血栓栓塞性疾病(TEs)的关系。方法:分析15例UC并发TEs的临床特点。结果:患者平均年龄56.06岁;其中,合并肺栓塞8例,合并脑栓塞3例,肠系膜血栓栓塞4例。伴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11例(73.3%)。结论:对于Uc伴有动脉硬化有关因素及有梗死病史患者,尤其合并急性感染者,应认识到并发急性血栓性疾病的危险,慎用治疗UC的每种药物,及时抗凝治疗。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血栓栓塞性疾病;临床特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UC的发病率呈升高趋势,其引起的肠外表现也多种多样,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也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挑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UC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发生血液系统疾病概率1%~8%,其中以血栓栓塞最常见。2009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UC患者265例,对其并发TEs 15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I:作中UC并发TEs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资料与方法

UC并发TEs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55.53±9.43)岁,病程(4.53±2.07)年。临床表现为5例患者有胸闷,胸憋气短,其中1例并发呼吸困难;4例感头晕、头痛、一侧肢体活动障碍;2例两侧下肢增粗,水肿;1例突然出现头痛,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利,第2天出现阴道出血,昏迷;2例感腹部不适,进食后腹痛。

辅助检查:其中CT(MRI)检查脑梗死部位,基底节区3例,额叶2例。CTA检查肺梗死7例,其中1例行头颅MRI+MRV+MRA示上矢状窦、左侧横窦静脉血栓形成,侧枝循环形成;2例行腹部CTA示肠系膜动脉栓塞;1例行双下肢血管超声右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双下肢血管超声示左侧股浅静脉血栓(不完全型),双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化验指标示15例UC活动期患者9例PLT≥400×l09/L,D-D≥500ng/mL,CRP≥1OOmg 1例。

结果

本组15例UC并TEs特点如下:①年龄:本组患者20~65岁,平均45.5岁。其中,<65岁11例,≥60岁4例,提示中老年人多见。②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及治疗过程:症状为腹痛、腹泻、脓血便11例,腹部不适1例,便血2例,腹痛伴大便不成形1例。病变范围为全结肠3例,左半结肠3例,乙状结肠直肠5例,回盲部及直肠l例,横结肠及左半结肠2例。分期均为急性活动期,中度12例,重度2例,轻度1例。其中11例患者均使用酪酸梭菌活检胶囊,甲泼尼松龙琥珀酸钠静脉滴注和(或)地塞米松灌肠,后泼尼松40 mg/d,逐渐减量。③合并症:原有病史中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与动脉硬化有关的因素6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5例,支气管哮喘3例,牙龈炎1例。提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如伴有动脉硬化危险等疾病易并发脑梗死,合并肺部疾病为发生肺栓塞高危因素。④预后:UC并发脑梗死5例(病程4年),并发肺栓塞7例(病程4~5年),并发肠系膜静脉栓塞2例;1例患者出院后3 d后出現脑部静脉窦血栓,发现血栓栓塞性疾病后,给予抗凝(低分子肝素5 000 U,皮下注射,2次/d),活血、改善脑循环、保护脑细胞、防治水肿的药物,及时停用或减量激素及止血药。本组15例患者中,治愈11例,遗留神经系统功能障碍3例,死亡1例。

讨论

炎症性肠病包括UC和克罗恩病(CD),临床症状有腹痛、腹泻、便血等,约6%~47%患者合并复杂的肠外表现。TEs属于肠外表现一种。研究显示,IBD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发生TEs的风险可增加3~4倍,活动期IBD,其风险高达16倍。IBD患者的血栓栓塞主要发生在静脉系统,以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最为常见(90.4%),其他部位如大脑、肾、肝、肠系膜静脉等也可发生栓塞。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ATED)仅占约18.5%。GC Nguyen和MJGrainge分别报道UC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2.1%及1.O%,且有静脉血栓的uc患者死亡风险率较非UC患者明显增高。本研究265例活动期uc患者并发TEs病率5.6%。其中发生静脉血栓2%,动脉血栓发生率0.7%,虽静脉栓塞比动脉栓塞发生率高,但与报道中数据不相符,考虑可能与样本少、随访周期短有关。15例患者中合并有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肺部疾病等11例(73.3%),说明动脉硬化及循环障碍是栓塞的前提,疾病活动期是UC并发TEs的促进因素。

uc发病原因多种,可能与自身免疫、感染、环境因素等有关,对活动期患者可能会造成体内抗凝与凝血系统失衡,若未及时治疗,体内凝血系统大量被激活,可以导致微动脉和微静脉现象,严重者大动脉和大静脉血栓可以形成。尤其对于长期卧床、吸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长期留置导管、活动期的肠道疾病、服用避孕药等发生DVT的危险更高。柳氮磺吡啶为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剂,致叶酸缺乏,形成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及DVT发生的危险性。有报道IBD患者应用氨基水杨酸治疗后,促进血小板聚集的趋化因子水平明显降低,血小板表面的P选择素表达明显减少。糖皮质激素可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损伤,促进血小板释放大量血小板源性微粒,可以激活和启动内、外源性凝血途径,造成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进血栓性疾病发生。曾有学者尝试在IBD缓解期加用阿司匹林以降低其并发TEs的风险,但是,亦有报道指出应用阿司匹林可导致UC复发。低分子肝素钠可降低内皮细胞通透性,抑制多种致病因子和白细胞趋化,同时恢复抗凝血因子Xa活性,有较强的抗血栓和收敛出血功效,降低患者出血危险性,防止血栓形成。徐德亮等发现在常规疗法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C,可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严重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钱佶等研究得出PLT、MPV和D-D不仅能反映UC的活动性,更重要的是能够检测血栓形成的风险,对UC的治疗尤其是抗凝治疗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中15例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后,11例患者痊愈,说明肝素对UC治疗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UC患者处于明显的高凝状态,形成血栓及微循环障碍的可能性较大,应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危险因素,掌握每种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但现在关于UC并发TEs的预防性抗凝治疗仍存在一定争议,需要我们收集更多的临床资料,总结探索,为抗凝药物使用时机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