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工作报告 > 开题结题 >

开题结题

盆腔炎的中医护理体会

发布: 2020-06-15 04:30:54   阅读: 次 【   

【关键词】 盆腔炎;中医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340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682-02

盆腔炎是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属中医的“妇人腹痛”、“带下病”、“经期延长”等范畴,多由于经期、(流)产后、手术损伤、体虚胞弱、复感热毒或湿热之邪而发病。临床表现为下腹疼痛或坠胀,腰酸痛、带下赤白,量多或腥臭,腹部压痛明显,甚者在小腹两侧可触及条索状物,有轻微压痛等,按其发病过程、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1]。近年来我院妇科把中医护理技术结合在盆腔炎患者的治疗中,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和提高了临床疗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1年3月-2012年2月,共收住盆腔炎患者106例,年龄最大49岁,最小17岁,住院天数最长15天,最短5天。

2 护理方法

2.1 畅情志 祖国医学强调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要注重情志变化对疾病的影响,《内经》云:“告知以其败,语之以其善,采之以其便,开之以其苦。”就提出情志护理在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其意为:应该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向其介绍病因、病情及治疗的预后和转归,使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消除恐惧、焦虑心理,保持良好心态,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盆腔炎疼痛的折磨和病情的缠绵难愈,带给患者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心理负担,而情绪的过度低落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要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须向患者讲明情绪对病情的影响,多与患者交谈,掌握其心理状态,因势利导,尽量避免一切负性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并把健康教育融入于交谈中,使患者了解该病的发生发展、预后转归,从而改变其不良的生活方式,掌握相关的卫生知识,将病人心理力争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状态,以利积极配合治疗。

2.2 调饮食 适宜的饮食,对机体的康复有促进作用,盆腔炎饮食需食清淡易消化食品,如赤小豆、东瓜、马齿苋等。可食具有活血理气散结之功效食品,如山楂、桃仁、橘皮等。适当补充蛋白质,如瘦肉、鱼、蛋等。禁食生冷之物如冷饮。不宜食肥腻、寒凉黏滞食品,如肥肉、蟹、腌腊制品等。白带色黄、量多、质稠的患者属湿热症,忌食辛辣温热、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羊肉等。少腹冷痛、怕凉,腰酸疼的患者,属寒凝气滞型,则在饮食上可给予姜汤、红糖水、桂元肉等温热性食物。五心烦热、腰痛者多属肾阴虚,可食肉蛋类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补强壮。禁烟酒。

2.3 一般护理 急性期宜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利炎症局限化和分泌物的排出。慢性盆腔炎患者不可过劳,做到劳逸结合,节制房事,以避免症状加重。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勤换内裤。月经期、人流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阴道有流血,禁止性生活,禁止游泳,盆浴、洗桑那浴,要勤换卫生巾,因此时机体抵抗力下降,致病菌易乘机而入,造成感染。要注重观察白带的量、质、色、味。白带量多,白带量多、色黄质稠、有臭秽味者,说明病情较重,如白带由黄转白,量由多变少,味趋于正常微酸味说明病情有所好转。

2.4 中医护理技术

2.4.1 中药灌肠法 根据患者的体质及证型,拟方:丹参、赤芍、鱼腥草、败酱草、野菊花、白花蛇舌草、皂角刺各15g、桃仁10g加减,用1000ml水浸泡约30分钟,浓煎后取汁100-150ml,温度在38-40℃,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或临睡前灌肠),取侧卧位缓慢灌入,尽量嘱患者保留1h以上或更久。7-10天为一个疗程。

2.4.2 中药热敷法 用独活、桑寄生、羌活、防风、续断、杜仲、赤芍、千年健、透骨草、五加皮、红花、艾叶各15g、没药、乳香各10g.装入布袋,置锅中加水3000ml煎煮,水沸后10分钟把毛巾3-5块放入锅中同煮,半小时后把毛巾拎至半干,趁热覆于患者小腹部,热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温度下降随时更换,每次敷30分钟左右,每日一次。7-10天为一个疗程。

2.4.3 穴位贴敷 用妇科如意散适量,加水调成糊状,根据病情可加白酒或10ml同调后,包于小腹水道、归来等穴位,5-8小时后取弃,每日一次(一般晚包晨取)。

3 疗效标准和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消失,B超示宫腔内无积液,包块减小2/3;好转:主要症状减轻,B超示宫腔内积液减少2/3以上,腹部无压痛;无效:主要症状、体征及相应检查均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经过约两周的治疗和护理,106例盆腔炎患者显效78例,好转28例,有效率达到100%。

4 讨论

盆腔炎虽不是不治之症,但却严重影响女性的身体和生活,疼痛的折磨和病情的缠绵难愈,带给广大患者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心理负担,所以对于盆腔炎的治疗一定要积极、彻底。中药保留灌肠时药液可直接通过直肠、结肠的吸收和渗透,促进包块吸收和抑制结缔组织增生;中药热敷和穴位敷贴是利用药力和热力的作用,以温经通络,化瘀止痛。共同促进炎症消退和炎性物质的吸收,显著缩短了治疗时间和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敏如.中医妇科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8月.

[2] 李会敏,刘战河.中药保留灌肠配合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效果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年20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