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党团建设 > 党团知识 >

党团知识

柔道专项体能训练的主要生物学效应概述

发布: 2021-01-07 04:04:50   阅读: 次 【   

摘 要:柔道专项体能训练的性质是通过针对性训练提高运动员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单场高强度连续比赛和多场次重复比赛所需体能的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综合对抗能力以及在高强度对抗条件下合理有效应用技战术的能力的训练。柔道专项体能训练的核心在于:通过针对性训练,提高运动员的专项力量,专项耐高酸能力、专项速度、专项有氧耐力和专项抗疲劳能力。本文综合当今国内外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的成果,从生物学角度概述了柔道体能训练几个最主要构成要素的效应,以期对柔道体能问题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柔道 专项体能训练 生物学 效应 主要素质

作为按级别、在规定时间和区域内进行的以身体接触和对抗为主要特征的、以累计积分多少判定胜负来决定比赛结果的格斗类重竞技运动,柔道是一项以强大的专项体能为基础,同时对运动员综合竞技能力要求很高的技能主导性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必须具备在全面性身体接触与对抗中合理有效地应用技术的能力,必须具备单场比赛时高强度对抗下持续比赛体能和一天内重复进行多场高强度比赛的体能。因此,柔道专项体能训练应主要包括专项力量、专项代谢供能能力、专项抗疲劳能力和专项疲劳恢复能力训练以及包括专项速度、专项形态、专项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等在内的其它专项体能素质训练。这种训练将使运动员的机体形态、组织结构与机能产生专项竞技能力适应性变化。

一、柔道能量代谢系统训练

以有氧代谢供能为基础,以糖无氧酵解供能为主;磷酸原供能系统作为其它代谢系统产生能量进行有效利用的载体而发挥作用,是多途径能量供应链的最终环节,可训练潜力不大,而且几乎所有的训练过程都会动用该系统,没有必要专门安排所谓的磷酸原供能系统训练;高强度比赛过程中产生高乳酸状态,而且在比赛的1-3分钟乳酸即可达到最高值,比赛的后2-3分钟基本处于高乳酸状态下进行比赛,因此,提高运动员的耐受高乳酸能力是柔道体能训练的关键。提高耐高酸能力训练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提高运动员的有氧系统能力,提高该能力可以通过不同作用环节一定程度缓解改善高乳酸状态;二是提高神经肌肉系统的耐受高乳酸能力,即在高乳酸状态下保持神经肌肉系统的工作能力,保持技术应用能力的效率;有氧代谢系统能力的训练是柔道体能训练的基础,包括呼吸循环系统的机能训练和肌组织有氧利用能力训练,该系统的训练应主要结合专项技术训练来进行,如在平时的各种持续性、间歇性、重复性技术训练及其它素质训练过程中均不同程度地对有氧代谢系统能力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训练效应,另外,也可以针对性借鉴部分田径等有氧训练手段作为专项有氧训练的辅助措施(如各种性质的跑步、游泳、自行车等),但要避免以田径等周期性体能项目发展有氧能力的训练思路和方法作为主要训练手段,因为柔道训练与比赛过程中,有氧代谢供能的动力学特征明显不同于周期性体能项目的动力学特征,前者是非稳态的,整个供能过程中能量流的波动较大,而后者是较为分层稳定的,尽管不同负荷强度下能量流的流量差异较大,但在某一相对稳定的强度下进行训练或比赛时,其能量流的流量相对稳定。有氧代谢供能系统训练对于柔道项目的主要价值体现在:专项训练比赛过程中基础能量供应的保障,提高训练负荷承受能力,改善神经系统工作的稳定性,提高高强度训练比赛后综合疲劳的恢复能力,提高连续重复进行高强度比赛的能力。

二、柔道专项力量训练

作为所有运动项目中技术最为复杂多变的开放技能性对抗性重竞技项目,专项力量是柔道所有技术实施与效力的基础,其技术性质、特点、种类的复杂性,决定了柔道的力量性质非常复杂,可以说柔道专项力量的性质是所有运动项目中最为复杂的。通过系统的观察、访谈、资料检索等调查结合实验研究,我们将柔道专项力量训练的主要生物学特征概括如下:

1.肌群参与情况及其主要作用。任何一个柔道技术都需要躯干(包括腰腹肌、肩背肌、头颈肌、髋部肌群等)与四肢等全身各主要肌群的协同参与,其中,躯干肌群的主要作用体现在:(1)投技、寝技施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身体接触与对抗,躯干肌群在保持自己的身体重心平衡、破坏对方身体重心平衡的对抗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2)在进攻、防守、反攻与相持的任何技术应用过程中,躯干肌群都是全身肌群协同发力,发挥综合力量效益的中轴环节,是上下肢力量发挥效率的支撑性平台,是连接与整合上下肢力量的整合传动中枢;(3)是寝技与部分投技(如各种腰技等)的核心主导性力量。上肢肌群(肩带、上臂、前臂、胸部、手)的主要作用体现在:(1)是几乎所有攻防技术应用过程中连续性力量系统中的主要启动性力量,在力量连续体的时间结构中相对处于前端,在力量整体的空间结构中处于上端;(2)把拉拼抢与控制过程中的主导性力量;(3)通过移动、拉带等手段破坏对手重心的主导性力量;(4)投技、寝技施技过程中,上肢肌群在保持自己身体重心平衡、破坏对方身体重心平衡的对抗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5)攻防转换过程中建立防守屏障、打开与创造进攻途径的主导性力量;(6)是部分投技(如手技)的主导性力量;下肢肌群(大腿、小腿、足)的主要作用体现在:(1)在几乎所有攻防技术应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力量连续体的时间结构中相对处于后端,在力量整体的空间结构中处于下端;(2)维持自身重心平衡、破坏对手重心平衡的支撑性力量;(3)身体位移与姿态维持的主导性力量;(4)足技与部分绞技攻防中的主导性力量;(5)散手摔法中通过移动、拉带等手段破坏对手重心、創造进攻时机的主导性力量。上下肢与躯干肌群共同构成了柔道技术应用的整体性力量系统,在任何技术应用中,都需要三者有机的协同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转化与衔接,才能有效发挥整体力量效益,实现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有效性、杀伤力、各肌群在施技过程中的任何时间与空间上的脱节与分离都会影响技术应用的效果,造成技术应用的失误,甚至给对手以反攻的机会。

2.柔道技术的主要发力特点。从专项需要来看,柔道需要专项绝对力量、专项速度力量(包括爆发力)、专项力量耐力,其主要发力特点及其生理学特征如下:(1)身体接触与对抗过程中的相持性力量,主要以等长收缩为主的静力性力量;(2)对抗、移动、攻防技术应用中的的快速启动性爆发力,主要以向心、离心或超等长收缩为主的动力性速度力量;(3)技术应用过程中,动作启动后的连续跟进性力量,以等动与等张结合的动力性速度力量;(4)影响柔道专项力量大小与特性的解剖生理学因素:肌肉体积的大小、肌肉及其附属结缔组织的物理学特征(粘滞性、弹性、松紧度、肌纤维的内部结构与环境结构特点、局部温度、伸展性、韧性与抗拉强度等)、红白肌组成比例与特点、肌组织的微循环特点、支配肌肉的神经系统结构与特点,肌肉收缩过程中的募集特征、神经肌肉的内协调特征等。

三、柔道专项速度训练

柔道专项速度训练包括:动作速度、位移速度、反应速度。三种速度训练是柔道项目专项体能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生物学特征概括如下:(1)速度是柔道技战术合理有效应用的必要前提条件之一,是为技术应用创造有利时间、空间条件的关键素质要素;(2)低级与高级神经系统反射弧的解剖生理学特征是决定速度的神经生理学基礎,该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遗传,但具备一定程度的可训练性;(3)运动终板与肌细胞的解剖生理学特征是影响专项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该环节的性能主要取决于遗传(如运动终板的电生理性能、红白肌比例等),但也具备较高程度的可训练性(如肌细胞的体积与内在结构和机能等);(4)力量,尤其是专项速度力量是决定专项速度的训练学基础;(5)中枢神经系统的性能是决定反应速度的关键,该系统的性能主要取决于遗传,但具备一定程度的可训练性;(6)通过综合提高神经-肌肉系统的工作性能、提高专项速度力量是提高专项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的基础,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快速反应能力是提高专项反应速度的基础。

四、柔道专项抗疲劳能力和专项快速恢复能力(专项耐力)训练

专项抗疲劳能力(疲劳条件下的训练与比赛能力)和专项疲劳快速恢复能力是柔道专项体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受其它体能系统的影响但又相对独立,反过来也对其它体能系统起到重要支持作用,是专项体能发挥综合效益的基础。(1)影响专项快速恢复能力的生理学基础包括:有氧代谢供能系统能力、体内各种代谢产物的清除与利用能力、机体内环境平衡的保持能力、能量物质的再合成、补充恢复能力、训练性组织结构与机能损失与破坏的修复、再建能力等;(2)反过来,专项恢复能力的提高也通过影响上述各环节而提高运动员的训练负荷承受能力、重复进行高强度比赛能力;(3)影响专项抗疲劳能力的生理学基础包括:高乳酸环境下的神经肌肉系统工作能力、有氧代谢系统的能力、其它各种疲劳条件下的神经肌肉系统工作能力;(4)专项抗疲劳能力尤其是专项耐高乳酸能力是柔道项目专项体能训练的核心,是所有其它体能在高强度比赛中发挥效益的根本保障;(5)提高有氧代谢系统能力可以通过降低疲劳程度而提高抗疲劳能力,提高高乳酸环境下的神经肌肉系统工作能力是提高专项抗疲劳能力的关键;(6)提高专项抗疲劳能力训练是保障单场及多场高强度柔道比赛体能的根本,提高专项快速恢复能力的训练是保障重复进行多场高强度柔道比赛体能的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