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应用材料 > 研究实验 >

研究实验

骨科下肢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应用SCD压力抗栓泵的临床观察

发布: 2020-06-14 04:34:09   阅读: 次 【   

摘 要: 目的:探析对骨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应用SCD压力抗栓泵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抗凝治疗及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基础治疗及护理上加以使用SCD压力抗栓泵进行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加以使用SCD压力抗栓泵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且髋关节恢复功能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应用SCD压力抗栓泵可显著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为其提升预后恢复能力及生活质量做出重要意义。

关键词: SCD压力抗栓泵;骨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

【中图分类号】 R683.4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0-0275-01

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其常见的并发疾病之一,多数患者在无任何预防措施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高达30%[1]。尤其对于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而言,术后疼痛导致长期卧床,发生该症状的几率则会显著加大。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程度较轻可影响患者康复效率,程度较重可危及患者生命[2]。因此,临床将使用药物及机械预防作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最佳方式。对此,我院将近三年收治的9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中加以使用SCD抗栓压力泵,并与无任何辅助措施的患者进行对比,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建议与帮助,现将方案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三年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4例,其中有男性49例,女性45例,年龄39~77岁,平均年龄(57.63±8.71)岁;依照AO类型对其骨折程度进行分类,其中有13例患者为A1型,63例为A2型,18例为A3型。患者入院时经常规血检及肝肾功能检测后,均排除带有肝肾功能、血小板及凝血功能障碍者。术前应用彩超检测,均无1例患者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术中均行动力髋系统治疗方式。将94例患者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两组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且于性别、年龄等一般基线资料方面相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抗凝治疗联合常规护理方式,其中实施低分子肝素钙药物治疗,对其皮下注射5000~6000IU,12h/次;静脉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液250ml,每日1次,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指导等。观察组则应用常规治疗及护理方式下加以使用SCD抗栓压力泵,使用时压力调节为6.0kPa,脚套筒膨胀时长为12秒,持续收缩48秒,1分钟为1周期,直到患者可自行下床活动。护理方式行优质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术后对患者详细介绍预防静脉压迫的重要性与目的,并与其阐述使用静脉泵的治疗原理、安全性以及需注意的有关事项等,使患者自愿积极配合治疗。(2)术后需严密观察患者双下肢有无温度及色差的显著变化,是否产生水肿、肌肉深压痛或浅静脉怒张等情况。(3)给予患者科学合理的饮食指导。嘱咐其多饮水、多食含高蛋白、高纤维、高维生素等食物。(4)应用SCD抗栓压力泵护理:在进行SCD抗栓压力泵辅助治疗时,可取患者行平卧位形式,依据患者体征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弹力袜。仔细检查压力泵前键管道是否与接口处正确的连接。将患者下肢放置压力袖带中固定。袖带与患肢应保持1指距离,防止接触开关节、引流管与切口。

1.3观察指标。

应用Harris评分对其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进行评价;依据临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若患者在术后7~10日经双下肢深静脉经检查,血液流畅程度中胴静脉或胭静脉均出现血栓症状则被认定为近端深静脉血栓。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用“S”来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用[n=(%)]来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加以使用SCD压力抗栓泵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且髋关节恢复功能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髋关节评分情况对比

3.讨论

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下肢近端深静脉血栓是属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中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液缓慢以及血管内膜都是与之密切相关的病发因素[3]。患者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程度较轻会增加患者医疗经济负担与病程延长,程度较重的患者引發血栓脱落造成肺动脉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中将药物预防及物理预防作为该疾病的普遍预防手段。其中药物预防可对患者会形成血液的高凝状态改变,但极易导致患者引发出血症状。因此,应用物理预防则作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最佳手段。抗栓压力泵可通过模仿人体运动,并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自动感应血管充盈[4]。经适当的排气调节后,让气泵可通过不同的压力从远侧开始向近侧气囊按顺序充气放压与放气减压,继而形成下肢远心端至近心端的循环过程,达到下肢静脉血液快速向心流回的目的,有效阻止血栓形成,从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本文通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与护理上加以使用SCD压力抗栓泵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且髋关节恢复功能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使用静脉压迫系统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相继替代了人工按摩预防血栓的缺陷。综上所述,对骨科患者术后在常规治疗及护理上加以使用SCD抗栓压力泵可显著减少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加快患者骨关节愈合速度,提升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苏若琼,黄丽,欧永强, 等.多功能下肢静脉血栓防治垫的研制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7,(11):27-30,34.

[2] 朱芳琴.规范护理对肝胆胰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8):57-59.

[3] 关宁.高龄淋巴瘤化疗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优质护理干预[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4):65-68.

[4] 袁丽霞.血管超声诊断下肢静脉血栓的应用价值探讨[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11):126-12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