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实用文档 > 赠言祝福 >

赠言祝福

副溶血弧菌噬菌体的吸附材料选择及其吸附和洗脱作用

发布: 2020-08-31 04:05:44   阅读: 次 【   

公司。

1.2.2 培养基。

上层琼脂半固体培养基:胰蛋白胨10 g,酵母膏5 g,琼脂15 g,补陈海水至1 000 mL,pH为7.4~7.8,混匀,高压蒸气灭菌,121 ℃,20 min。

下层琼脂固体培养基:胰蛋白胨10 g,酵母膏5 g,琼脂7 g,补陈海水至1 000 mL,混匀,调整pH至7.4-7.8,高压蒸气灭菌,121 ℃,20 min。

1.3 副溶血弧菌液和噬菌体悬液的制备

将一定量的副溶血弧菌菌液接种LB 平板,30 ℃条件下培养约24 h,用无菌海水洗下,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计算副溶血弧菌液浓度。副溶血弧菌噬菌体PI 的制备和纯化参照《分子克隆实验指南》[14]。副溶血弧菌菌液为2×107 CFU/mL,副溶血弧菌噬菌体悬液为1.0×1013 PFU/mL,试验时稀释使用。

1.4 4种吸附剂吸附和洗脱效果试验 选择4种吸附剂:滑石粉+硅藻土(3∶1)、活性炭、蒙脱石、玻璃纤维。

吸附剂的量除了滑石粉2.7 g+硅藻土0.9 g外,其余都为3 g ,分别加入20 mL 1.1×1010、4.6×109、1.1×108、4.7×107和5.8×106 PFU/mL的噬菌体(pH 4.0),搅拌后吸附30 min,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再向沉淀中加入10 mL灭菌海水(pH 4.0),洗脱30 min后3 000 r/min离心10 min,回收上清液,合并2次上清液。再向沉淀中加入20 mL的3%的牛肉浸膏(pH 10.0),洗脱30 min,3 000 r/min离心10 min,收集洗脱液。每组做3个平行,采用双平板法测定上清液和洗脱液的噬菌体量(噬菌体效价)。洗脱效果用回收率表述,计算公式如下:

1.5 考察蒙脱石吸附效果的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

向吸附剂蒙脱石(用量分别为0.1、0.2、0.3、0.4、0.5、1.0、1.5、20、2.5、3.0、3.5、4.0和4.5 g)中加入噬菌体液20 mL(pH 4.0,浓度4.6×109 PFU/mL),吸附30 min后,3 000 r/min离心10 min,回收上清液;将离心后的蒙脱石置于100 mL的灭菌海水(pH 4.0)中搅拌均匀,洗脱30 min,3 000 r/min离心10 min,回收洗脱液。采用双平板法测定上清液和洗脱液的噬菌体量。通过改变蒙脱石的量、吸附时间和吸附pH等参数进行考察蒙脱石吸附效果的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试验时每组做3个平行。

1.6 数据统计与分析

使用 SPSS 17.0 软件分析样品之间指标的差异。差异显著水平α= 0.05,结果均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4种吸附剂的吸附效果

由表1可知,4种吸附剂的吸附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活性炭、蒙脱石、滑石粉+硅藻土、玻璃纤维。由表2可知,玻璃纤维的洗脱效果最好,洗脱率达91666 7%,吸附噬菌体效果不好,回收率仅21.818 2%;蒙脱石的洗脱效果次之,活性炭最差。因此,选择蒙脱石作为吸附材料进行进一步研究。

2.2 蒙脱石的吸附效果

2.2.1 蒙脱石用量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蒙脱石用量的逐渐增加,其洗脱液噬菌体量也逐渐增大,当蒙脱石用量增至0.5 g时,其洗脱液噬菌体量达到最大值,为5.1×108 PFU/mL,同时其上清液噬菌体量为2.2×107 PFU/mL,当蒙脱石用量继续增大时,洗脱液噬菌体量则不断降低,因此蒙脱石最佳用量为0.5 g。

2.2.2 吸附时间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当吸附时间为0.5 h时洗脱液噬菌体量为6.7×108 PFU/mL,此后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洗脱液噬菌体量不断减少;当吸附时间为2 h 时,洗脱液噬菌体量达到最大值(7.8×108 PFU/mL)。洗脱液噬菌体量随着吸附时间的不断延长而减小。由此可见,当吸附时间为2 h时吸附效果最佳。

2.2.3 吸附液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从图3可以看出,当吸附液pH为6.0时,洗脱液噬菌体量达到最大值(6.0×108 PFU/mL),此时吸附效果较好。

根据以前的研究成果[13]可知,此噬菌体的最适pH范围为7.5~8.5,其存活的pH范围较宽,除了pH 9.0外,在pH 6.0~11.0时均比较稳定,其成活率在80%以上。当pH在8.0左右时最为稳定,存活率最高,活性最强。对pH 4.0以下的酸性环境耐受性较差,对存活率有明显影响。

该试验结果表明,当吸附液的pH为6.0时,洗脱液噬菌体量为6.0×108 PFU/mL,与吸附液的pH为8.0时的洗脱液中噬菌体的量(5.9×108 PFU/mL)基本相同,究其原因可能与此噬菌体的pH耐受有关。

2.3 正交试验

通过以上单因素试验,在正交試验中选择3个因素:吸附液pH、吸附时间、蒙脱石用量。对每个因素分别设置3个水平,进行正交试验。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如表3所示。正交试验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根据各因素极差大小可知,各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吸附液pH、蒙脱石用量和吸附时间。当吸附液pH为6.0、吸附时间为1 h、蒙脱石用量为0.5 g时,综合得分最高,吸附效果最好。

3 结论与讨论

3.1 吸附材料的选择

笔者选取滑石粉+硅藻土(3∶1)、活性炭、蒙脱石和玻璃纤维作为吸附剂,进行噬菌体的吸附法固定。滑石粉-硅藻土水体病毒浓缩方法是张楚瑜等[15]在1983年发展起来的,该方法测得的病毒回收率为54.2%~98.2%,平均回收率为83.5%。赵淑敏等[16]用滑石粉-硅藻土浓缩法测得病毒回收率为35.48%~50.12%,发现试验操作时间长、结果稳定性差、需设备复杂。该试验采用滑石粉-硅藻土吸附噬菌体所得到的回收率远远低于张楚瑜等[15]和赵淑敏等[16]测得的回收率,故排除滑石粉-硅藻土这种吸附材料。Jothikumar等[17]用顆粒状活性炭(GAC)填充的滤柱成功吸附饮用水样中的肠道病毒、戊型肝炎病毒(HEV)和轮状病毒,结果表明活性炭对不同浓度噬菌体的吸附作用的回收率一直较低,故也予以排除。

郑耀通等[18]开发并优化钠化蒙脱石吸附病毒浓缩方法,对肠道病毒 PV1、大肠杆菌噬菌体、植物病毒 TMV 在3种不同水体环境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0.5%、88.3%、94.1%。樊志成等[19]研究表明蒙脱石原料药制剂对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空肠弯曲菌、金黄色葡萄糖球菌和轮状病毒以及胆盐都有较好的吸附作用,对细菌毒素也有固定作用。该试验中蒙脱石吸附噬菌体的回收率(87.15%)与郑耀通等[18]研究结果相差不大,所以可以考虑蒙脱石作为吸附材料。

玻璃纤维对噬菌体的吸附效果较好,回收率也较高,故也可考虑将其作为一种吸附材料。该试验结果表明,由于吸附同样多的噬菌体,需要玻璃纤维的量远远大于蒙脱石的量,且玻璃纤维操作较为繁琐,因而,从成本及可行性来看,选取蒙脱石作为后续试验的吸附剂。

3.2 蒙脱石的吸附作用

该试验选取吸附液pH、吸附时间及吸附剂用量3个因素对蒙脱石吸附噬菌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蒙脱石用量的逐渐增加,其洗脱液噬菌体量逐渐增大,当蒙脱石用量增至0.5 g时,其洗脱液噬菌体量达到最大值;当蒙脱石用量继续增加时,洗脱液噬菌体量不断减小,因而确定蒙脱石最佳用量为0.5 g。在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当吸附时间为0.5 h时洗脱液噬菌体量较大,此后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洗脱液噬菌体量不断减少;当吸附时间为2 h 时,洗脱液噬菌体量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吸附时间的不断延长,洗脱液噬菌体量不断减小,因而,当吸附时间为2 h时,吸附效果最佳。该试验结果与韩秀山等[20] 关于Bt原毒素在蒙脱石上的吸附0.5~1.0 h就能达到平衡的结论相差不大。该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当吸附液pH为6.0时洗脱液噬菌体量达到最大值,此时吸附效果较好。熊正为等[21]在蒙脱石吸附铀试验中发现,当溶液pH为5.0~6.0时,蒙脱石对铀的吸附率最大,与该试验结果相一致。此噬菌体的最适pH为7.5~8.5,其存活的pH范围较宽,除pH 9.0外,当pH为6.0~11.0时均比较稳定,成活率在80%以上,pH 8.0左右时最稳定,存活率最高,活性最强,对pH 4.0以下的酸性环境的耐受性较差,对存活率有明显影

响[13]。该试验结果表明,当吸附液的pH为6.0和8.0时,洗脱液噬菌体量基本相同,究其原因可能与此噬菌体的pH耐受有关。

该试验选取吸附液pH、吸附时间和蒙脱石用量3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蒙脱石用量为0.5 g、吸附时间为1 h、吸附液pH为6.0时,蒙脱石对噬菌体的吸附效果最佳。

参考文献

[1] 闫茂仓,陈少波,单乐州,等.海水养殖动物致病弧菌的研究进展[J].水产科学,2009,28(8):475-481.

[2] 毛雪丹,胡俊峰,刘秀梅.用文献综述法估计我国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病发病率[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3):265-267.

[3] 苏振霞,肖辉,陈列欢,等.6种水产常用抗生素对鳗弧菌的抗菌后效应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2,34(10):793-796.

[4] 李梅芳,毛芝娟,韩雨杉,等.壳聚糖-海藻酸钠包被的副溶血弧菌外膜蛋白K微球疫苗的制备及其口服免疫效果[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4,27(5):601-606.

[5] 杨扬.应用噬菌体防治弧菌引发的刺参腐皮综合征[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6] 杨旭俊,蔡冠竟,郑伟,等.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受污养殖水体和水华水域生物修复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15,42(4):712-720.

[7] 张晨,张培玉,孙梦,等.菌株qy37吸附包埋固定化的脱氮效果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35(1):32-37.

[8] 王敏,尚海涛,顾军农,等.饮用水处理中活性炭池微生物风险评估[J].给水排水,2014,40(5):120-124.

[9] 金春华,陆开宏,郑忠明,等.固定化微生物在凡纳滨对虾养成池中的应用[J].水产学报,2010,34(2):285-291.

[10] 郑忠明,陆开宏,蔡惠风,等.固定化微生物修复养殖池塘污染底泥的围隔试验[J].水

产学报,2009,33(3):462-469.

[11] 乔楠,高明星,张彦福,等.改性硅藻土负载混合微生物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5,34(12):3451-3455.

[12] 蔺红苹,邱德全,谭龙艳.一株副溶血弧菌的分离和鉴定[J].水产科学,2007,26(5):296-299.

[13] 邱德全,蔺红苹,谭龙艳.一株副溶血弧菌噬菌体生理特性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

报,2007,34(4):735-739.

[14] 萨姆布鲁克·J,弗里奇·E·F,曼尼阿蒂斯·T.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 .2版.金东雁,黎孟枫,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133-885.

[15] 张楚瑜,李丕芬,李军,等.滑石粉-硅藻土技术浓缩水中病毒效果的研究[J].环境科学,1983,4(2):54-57.

[16] 赵淑敏,田勇琴,孟昭英,等.三种浓缩方法在水体病毒分离中的比较研究[J].环境与健康杂志,1996,13(3):120-122.

[17] JOTHIKUMAR N,KHANNA P,PAULMUMGAN R,et al.A simple device for the concentration and detection of ente rovirus ,hepatitis E virus and rotavirus from water sample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J].Virol Methods,1995,55(3):401-415.

[18] 郑耀通,林奇英,谢联辉.水体病毒浓缩条件的优化[J].中国病毒学,2004,19(1):62-66.

[19] 樊志成,薛云丽,李世旭,等.蒙脱石在医药中的应用[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07,15(6):29-31.

[20] 韩秀山,吕大丰,黄周可,等.蒙脱石对细菌吸附作用[J].动物保健,2006(12):37-38,49.

[21] 熊正为,王清良,郭成林.蒙脱石吸附铀机理实验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33(3):75-7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