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实用文档 > 求职鉴定 >

求职鉴定

邓小平科技思想及其时代意义

发布: 2021-01-28 04:13:17   阅读: 次 【   

[摘 要]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新中国科技工作经验教训的全面总结,是新时期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进一步学习和领会邓小平科技思想,对我国当下正在进行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邓小平 科技思想 科教兴国 时代意义

作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生前对国家的科技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始终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他富有战略眼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的中国化新成就——邓小平科技思想。这一思想一直指导和推动着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速进步。因此,进一步学习和领会这一思想,对于当下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的提出,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而且符合时代先进科技革命状况和我国科技发展的具体实践

科技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处在资本主义经济蓬勃发展时期的马克思、恩格斯总结社会化大生产的伟大成就,认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在内”,“社会的劳动生产力”也“是科学力量”。[1]p350-369“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2]p575,“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3]p372马、恩还认为,科学不但对社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自然界”[4]p241,“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5]p424。马克思甚至认为,科学已成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是“财富的生产者,就是实际财富”[6]p206。

马、恩认为科技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功能,“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6]p190。的确,科学技术好比产业革命的催化剂、诱导剂,它以一种弥漫的方式渗透到生产力的各要素当中去,从而引起生产力诸要素的变化,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科技革命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历史条件下极易引起产业革命,从而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相关产业结构的重大调整。二是促使生产关系发生变革的功能,“随着一旦已经发生的、表现为工艺革命的生产力革命,还实现着生产关系的革命”[6]p111。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辩证运动原理,一定的生产力决定着相应的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作为基础的生产力一旦发生了质变,那么原来的生产关系也会或迟或早、或自觉或不自觉地发生变化。“只要手工劳动一直都占统治地位,奥地利就能平安无事。”[7]p519但是,“工业中采用机器和蒸汽,使奥地利(也像所有别的地方一样)社会各阶级的一切旧有关系和生活条件发生了变革;它把农奴变成了自由民,把小土地占有者变成了工业工人;它摧毁了旧有的封建手工业行会,摧毁了许多这种行会的生存手段”[8]p526。历史证明,随着每一次科技革命的发生,生产力均获得迅速发展,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调整。譬如,社会主义革命在一些国家获得成功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能迅速在一部分国家建立起来。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同时又根据当代先进科技革命的状况,并结合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并最终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论断。

1975年9月26日,在听取中国科学院汇报《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汇报提纲)的修改汇报时,邓小平说:“如果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不走在前面,就要拖整个国家建设的后腿。”“现在科研队伍大大削弱了,接不上了。”并说,“这一段时间一些科研人员打派仗,不务正业,少务正业,搞科研的很少。少数人秘密搞,像犯罪一样”。“要给有培养前途的科技人员创造条件,关心他们,支持他们。”“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住了。比如我们提高工厂自动化水平,要增加科技人员,这就要靠教育。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体力劳动,世界上发达国家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都是走这个道路。”[9]p32-34随后在中国科学院起草的《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中,用黑体字写上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

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他还指出:“现代科技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技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他强调:“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9]p871986年10月18日邓小平在会见华裔科学家李政道教授等人时明确指出:“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实现人类的希望离不开科学,第三世界摆脱贫困离不开科学,维护世界和平也离不开科学。”[10]p183邓小平深刻揭示了科技对于中国的发展,增加人类福祉,促进人类社会和平与进步的特殊作用,这体现了他对科技是生产力思想更加深化的洞见和把握。

邓小平高度总结了二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最终提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0]p274“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10]p275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进一步强调:“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10]p377

当代中国的发展所遇到的问题的解决依旧离不开科技的伟大力量。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国经济大而不强,我国经济增速快而不优。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就是我们要坚持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必须充分依靠科技创新的伟大驱动力量。[11]

二、邓小平关于科技战略思想,涵盖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坚持科技领域的改革开放政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科技与教育等方面

围绕科技战略,邓小平就科技的地位与作用、知识分子政策的落实、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以及人才的培养、知识分子队伍的建设、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清晰、系统的阐述。

第一,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但是“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动乱使国家经济建设的许多方面陷入迟缓甚至困顿中,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主动要求抓科教工作,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上去。发展科技,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9]p41他强调:“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他要求:“科技和教育,各行各业都要抓。”“每个部门都要进行科学研究。”[9]p41

在1978年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明确指出:“没有现代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9]p86在讲话中,邓小平详细地论述了现代科技革命发展的态势与特点并且有力地论证了“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的观点。

农业是立国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邓小平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他富有前瞻性地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9]p17、23

工业现代化本身就是先进科技不断应用而产生和进步的。邓小平指出,加强企业的科学研究工作“是多快好省地发展工业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关键是工业体系的现代化程度的差距,是工业科技对产业结构的推动力的差距。回到当前,让中国从世界工业产品的加工地、打工者变成世界产品的研发和创造基地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研发出核心高科技。

国防现代化的基础是科技的现代化。强大的国防可以为国家带来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而国防的强大依赖于武器研制技术的先进与否,建立独立自主的先进而完整的知识产权的军事科技对国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邓小平说:“军队装备的现代化,这个问题也涉及大局。”“可以从国外买,更要立足于自己搞科学研究,自己设计出好的飞机、好的海军装备和陆军装备。”[10]p386这样,才能保证国防安全和国家各项建设的安全。

第二,坚持科技领域的改革开放政策。加强对科技体制改革和积极对外开放的战略思想,是邓小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思想在科技领域的具体体现。在1985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邓小平赞扬科技工作者说:“我们国家的经济搞得不错,光景一年比一年好。”“有你们的一份功劳。中央要求科技界面向经济建设。”“同志们不仅出了很多科技成果,而且以主人翁的态度”,“广泛地参加经济、社会决策活动,是我国几千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10]p107-108邓小平关于科技的改革开放的思想有以下几点:一是对外开放,博采众长。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阶级性的,它“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技”[9]p91。二是承认落后,努力改变。“我们现在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创造,同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地位是很不相称的。”[9]p90“我们已经承认自然科学比外国落后了,现在也应该承认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就可比的方面说)比外国落后了。我们的水平很低,好多年连统计数字都没有,这样的情况当然使认真的社会科学的研究遇到极大的困难。”[9]p90-91“实事求是地说明情况,认真地去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才能够正确制订我们的战略规划,部署我们的力量;才能够更加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尽快改变这种情况;也才能动员人们虚心学习,迅速掌握世界最新的科学技术。”[9]p90-91三是自力更生,学会创新。“我们搞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9]p91“必须发展我们自己的创造,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9]p91“引进技术改造企业,第一要学会,第二要提高创新。”“我们要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9]p129“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9]p133我国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坚持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虚心学习世界科技的道路是正确的。

第三,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邓小平复出后,他首先考虑的就是要恢复对知识分子的正确评价,发挥他们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邓小平鲜明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9]p41同时,邓小平要求尽快培养出一批具有世界级水平的科技专家,并且认为科研机构的基本任务应该是出又多又好的科学技术成果,出又红又专的科技人才。为此,他还要求立即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要重点落实如何把科技人才培养使用工作做好,“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第一位的就是科技队伍的管理使用问题”,“我们要开一条路出来,让有才能的人很快成长,不要老是把人才卡住。人才不断涌现出,我们的事业才能有希望。这条路还没有开出来,各行各业,包括企业,都要解决这个问题。”[10]p18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我们要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机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注重培养一线创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11]

第四,重视科技与教育,把教育视作基础。“我自告奋勇管科教方面的工作,中央也同意了。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9]p48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推进过程中,邓小平始终是把发展科技、教育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文中,明确指出,“我这里说的关于教育、科技、知识分子的意见,是作为一个战略方针,一个战略措施来说的。从长远看,这个问题到了着手解决的时候了”[10]p275-276。其一,把教育与科学当做问题的关键。1982年9月,邓小平指出:“十二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二十年翻两番。”“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搞好教育和科学工作,我看这是关键。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10]p9把教育和科学作为我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并且强调是搞好四个现代化的关键,这是我们党实现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的必然要求,也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重要特色。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又强调:“经济发展得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希望大家通力合作,为加快发展我国科技和教育事业多做实事。”[10]p377-378邓小平非常注意经济、科技、教育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协调问题。他强调:“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农业方面的投入要注意,再一个就是教育方面。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10]p275从长远来讲,“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10]p120。其二,着力发展全民素质教育,注重从儿童抓起。邓小平十分强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要推行全民教育,而且应该用最新的知识和技能去培育人才。要注重素质教育,要从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他提出了“四有公民”的方针,作出了实行全民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决定。邓小平还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一贯强调人的能力全面发展,既要有知识又要有动手实践能力。

三、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科技领域的新成就,对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时代状况的高度总结和理论精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科技领域的重要成果,对中国当下和未来的历史命运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第一,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的新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的提出,不仅是邓小平对马克思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强有力的论证,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观在当代的发展和升华。邓小平站在新时代历史背景下,结合世界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生产关系带来的深刻变革的充分体认,牢牢抓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核心思想,解释、论证和谋划、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邓小平科技思想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揭示了当代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为我们指出了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加速发展生产力、推进经济高效优质发展的途径和方向。同时,在社会生产关系方面,邓小平论证了科学技术人员是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又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思想观念和体制上解放了广大知识分子,从而在最大限度上统一了思想,把知识分子真正纳入到工人阶级劳动者这个群体,最大限度上凝聚了共识,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更重要的是,在关于未来人类命运走向的重大理论问题上,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把社会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的命运、社会主义的价值联系起来考察。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可以认为,解除束缚科学技术的体制机制弊端,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也就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反之科技的大力发展也将更加为社会主义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更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就必须高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旗帜。

第二,邓小平科技战略思想,对于中国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竞争异常激烈,而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是当今世界各国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甚至是第一资源。有报告认为,一个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3/4是靠人力资源,1/4是靠资本资源,这充分说明人才的重要性。必须认识到,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原动力,是综合国力最主要的决定性因素。无论是自然资源、资本资源还是信息资源,都只有在人才的作用下,才能变成财富。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是继续背负沉重的人口负担还是将之转化为人力资源的优势,对新世纪中国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把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把人口大国转化成人才大国,尤其是科技人才大国,事关我国双百目标的实现,事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令人欣喜的是,“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就必须坚定不移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定不移走科技强国之路”[11]。而这也就是我们对邓小平科技思想重新学习体认的意义之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评大纲(草稿)(第3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5]资本论(第1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6]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9]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1]习近平.2014年6月10日在两院院士大会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4-06/10/c_133395287.htm.

责任编辑 冷 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