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工作报告 > 调研调查 >

调研调查

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发布: 2021-01-28 04:19:51   阅读: 次 【   

[摘要]改革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从当代中国的历史传统来看,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不竭动力;从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来看,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是执政党面对国内外形势,提高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在当代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改革创新;时代精神;当代中国;意义

[作者简介]杨豹,武汉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教师,哲学博士,湖北武汉430073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0)04-0022-05

时代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的历史阶段。“时代精神是一个贯穿于所有各个文化部门的特定的本质或性格,它表现为自身在政治里面以及别的活动里面,把这些方面作为它的不同成分。”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发展与其时代精神密切相关。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时代的最强音,是一个民族或国家进步的精神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把改革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从当代中国的历史传统上看,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不竭动力;从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来看,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是执政党面对国内外形势,提高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它在当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一、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勇于改革、善于创新的民族。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继往开来,就在于把握各个时代的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注重自强不息,革故鼎新。

一方面,中华民族中所孕育的改革创新的精神表现在物质文明的建设中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贡献了举世瞩目的物质文明成就。2000多年前就修建了巧夺天工的都江堰,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发明了造纸术;1300多年前发明了雕版印刷术;1100年前发明了火药……。英国人李约瑟博士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16世纪以前,中国人仅仅在科学技术方面领先世界的发明就有100多项,从科技史的角度证实了中华民族在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伟大创造。如果没有在物质文明建设中的突破陈规、大胆探索、勇于创造的改革创新精神,我们很难想像我们的祖先能够为世界贡献如此丰富的物质文明成就。

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中所孕育的改革创新的精神表现在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公元前3000多年,甲骨文的发明和使用,标志着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中最先走入了文明史的行列。“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经》内涵着变化莫测的理、象、数、占之玄机,研究宇宙万物周期变化规律,洋溢着东方思辨哲学的智慧。《诗经》《老子》《黄帝内经》《大学》等从不同方面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杰出成就。同时,中国精神文明的创新性贡献还表现在善于学习外来文化,推陈出新。柳诒征认为,“中国文化为何?中国文化何在?中国文化异于印、欧何在?”。在他看来,要理解中国文化,就要认识中国文化就是一个不断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发展过程。他指出,“自邃古以迄两汉,是为吾国民族本其造之力,由部落而建设国家,构成独立文化之时期”;“自东汉以迄明季,是为印度文化输入吾国,与吾国固有文化由祗牾而融合之时期”;“自明季迄民国,是为中印两种文化均已就衰,而远西之学术、思想、宗教、政法以次输入,相激相荡而卒相合之时期”。每一次精神文化的成就都是与广泛地吸收外来文化、创造性地发展本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如果没有西来的佛教、舶来的西学,我们很难想像中国文明还能够传承至今。正是由于中华民族在其精神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以自强不息、追求进步的改革创新精神,充分吸收了各个时代的精华为我所用、推陈出新,才能够不断发展,创造了丰富的精神文明。

显然,中华民族中所孕育的改革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继往开来的不竭动力。当今世界上,中华民族是唯一没有异化或崩溃的古老民族,也是从未被任何民族从她自古生存的那片土地上驱逐出去的民族。所以,柳诒征说,“世界开化最早之国,日巴比伦,日埃及,日印度,日中国。比而观之,中国独寿”。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在某些阶段,尤其自近代以来,封建统治者的贪婪自私和腐败无能,极大地束缚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闭关锁国、抱缺守残、墨守成规、不思进取,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然而,伴随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从根本上扫清了束缚中华民族前进的藩篱,为重新焕发中华民族的改革创新精神开辟了道路。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制定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为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治保证。改革开放的实践已经证明,只要我们切实地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大胆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就能够实现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兴旺发达。

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其基本内容就是“从对每个时代的个人的实际生活过程和活动的研究中得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在实践中,人以其自身的活动否定自然的直接存在状态,把“自在之物”改造为“为我之物”,逐步实现人类的解放。正因为此,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并在实践中改革创新,不断发展和丰富自己的理论。就中国革命和建设而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审时度势,勇于改革创新,不迷信苏俄的经验,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中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指引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成果——毛泽东思想诞生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领导中

国人民一洗百年耻辱,实现了民族独立。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实践活动中重视改革创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但不照搬俄国革命的实践经验。所以。毛泽东曾指出,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曾经脱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丧失了许多重要的发展机会。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倡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从而诞生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以发展的战略眼光看待马克思主义,洋溢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切从实际出发”,“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国两制”等经典论述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毕竟,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的教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转移,……离开了活生生的现实,还用几十年甚至一百多年前的老观点来套现实社会的发展,是绝对行不通的”。

20世纪末,面对世纪之交的国际国内政治风云变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新突破,开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崭新局面。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它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阔步前进,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任何具有重大影响的和成功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必然是能够反映时代的脉搏、体现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积极成果。我们越准确地把握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就越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具体的历史时代、历史任务相结合,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越能向前发展。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强大动力。

三、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执政党面对国内外形势。提高执政水平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是当代中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但是,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党的先进性和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形势,需要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提高执政水平。

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不仅使各国的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活动日益突破了单一国家内发展的局限,而且还极大地改变了国际社会的政治格局。从金融风暴、利益多元到文化激荡,经济全球化所引发的国内外的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加剧了世界各国执政党的执政难度,这是摆在所有执政党面前的突出问题。尤其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西方意识形态的不断渗透,反华势力的涌动,前共产党国家的瓦解,无疑都考验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改革创新能力。

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确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但也如一些学者们所看到,“30年后的今天,尽管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决心甚大,但在化解生存危机之后,改革的动力日趋式微。不容置疑,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了福祉,但改革过程中不同利益集团的形成,以及对既得利益的维护,使得一些过去的改革者成为今天改革的阻挠者,尤其是涉及核心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和分配,或明或暗的阻力迟缓了改革的步伐,甚至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种种弊端今天亦被一些改革者重新奉为圭臬,往日的经验成为今天改革的阻力”。“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员、干部对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缺乏识别能力,有的甚至还随声附和;有的忽视理论学习,理论和实际脱节,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更有甚者把学习理论当作装潢形象的工具,没有解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问题。”因此,要想使中国的改革事业继续前进,这就需要执政党发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提高执政水平,保持执政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形势,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来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通过政党发动革命,走上执掌政权的道路的。革命党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在党内有很大的影响。过去,我们党产生的环境是缺乏民主政治的环境,竞争的主要方式只能是暴力革命,因而在今天治国理政中碰到各种问题时习惯于用政治或行政手段来强制解决。这种革命党的历史惯性决定了转变为执政党后容易形成执政方式不到位,缺乏民主性,难以获得社会认同。所以,在当前解决各种问题时,以改革创新的方式来提高执政水平就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一方面,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有助于执政党从党的历史变化中牢记立党之初的政治承诺: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上升成为执政党,就在于它以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己任。邓小平在改革之初,把这种承诺与社会主义本质联系在一起,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纵观改革开放以来党建的历史,从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党的自身建设必须改革”,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再到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其目的就是要使每个执政者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历史责任,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责无旁贷地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执政党建设成一个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政党。

另一方面,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有助于执政党充分认识到过去包揽一切的执政方式只是历史发展中某一阶段的产物。在当今市场化的取向中,仅仅依靠政治或行政强制手段不仅难以有效,而且还与时代所崇尚的民主精神相悖。在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中,政党只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组织形式。政党在执政过程中,要获得各阶层民众的支持,就要广泛听取民众的意见,最广泛地代表民众的利益。执政党所掌握的权力是行使组织管

理的权力,它需要社会其他权力的协调与配合。在当代中国,执政党面临两个突出问题:既要与广大民众保持密切的联系,以体现其意愿,又要接受民众监督,有效地遏制腐败。就此意义而言,让部分权力回到社会与公民手中,还权于民,不仅不会削弱党的执政地位,反而会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增强党的执政地位。

总之,面对国内外所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执政党需要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从观念到决策方式、工作方式有一个较大转变,真正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学会以民主的方式、法制的方式、以人为本的方式与群众打交道。所以,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指出,“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和紧迫。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在当今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过程中,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有三种发展模式:“资源依赖型”、“依附型”和“创新型”。其中,把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的竞争优势,国际学术界把这一类国家称之为创新型国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其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一般在30%以下。同时,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底子薄,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口基数大,素质不高;资源总量大,人均少。基本国情决定我国的发展模式不能走“依附型”和“资源依赖型”的模式,只能走“创新型“的模式,走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从当前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来看,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20世纪中叶的新科技革命及其发展,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进入21世纪后,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信息科技、生物技术、纳米科技等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展现了美好的前景。正是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国民财富的增长与人类生活的改善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密切相关。科技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力求在国际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因此,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世界科技的发展趋势,我国必须把科学技术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从我国的发展经验来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科技的重大战略举措,诞生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基因组研究等重大科技成就,拥有了一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当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如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匮乏,科技投入不足,等等。这些都表明,我们迫切地需要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因此,无论从中国的国情,还是从当前世界各国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发展经验来看,通过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带动生产力发生质的飞跃,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所以,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

五、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毛泽东曾形象地说,中国共产党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回顾历史,立足现实,中国共产党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深化了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明确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目标。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不断推进改革创新。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首先,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科学发展观认为科学发展的动力来源于改革创新,它体现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方面,科学发展离不开改革精神。改革是当代中国谋求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全国人民在社会发展中所达成的共识。所以,十七大报告把继续深化改革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之一。另一方面,科学发展也离不开创新精神。创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灵魂,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十七大报告诠释科学发展的实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时,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其次,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发展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本身也就意味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社会结构的和谐和人本身的身心和谐。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对社会事业、社会体制机制、社会结构以及社会管理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创新,才能找到有效治理现代社会的机制、结构和管理方式,才能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冲突与合作、变化与稳定的相互关系中发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办法。也就是说,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总之,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的重要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