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实用文档 > 应用文书 >

应用文书

真才基的“正向创新”

发布: 2020-06-12 13:28:28   阅读: 次 【   

zoޛ)j馟inv]הH ]?i4 5ϳ饨ky计划的失败。

对此,真才基强调,“我们不能简单地做局部正向创新,而是要全面地系统地创新。我们不能仅仅从标准形成专利,从专利形成主导产品,然后销售就完了。”

“大唐电信集团要从主导产品辐射出配套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然后在一些配套产业中,通过参股或者技术转让的方式,与产业链下游相关产业进行合作,最后利用中国制造把这些产品做出来。”在真才基看来,创新一要高端性——一起步就是国际标准,抓住顶层设计,二要系统性——打通整个产业链,让核心技术、标准向产业链中下游全方位辐射,最终实现产业化。

大唐电信集团也正是如此布局:历经十年发展,自主TD-SCDMA技术标准已实现产业化与市场化;2012年初,大唐电信集团起草的TD-LTE-Advanced再次获得国际电信联盟认可,正式成为全球两大4G国际标准之一;而现在,大唐电信集团已经开始启动攻关5G技术。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真才基对记者感慨道,“只有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实现自主创新,保持通信技术体系的延续性和技术领先性,才能既领先行业又后劲十足。”

为此,真才基为大唐电信集团描勒了一个“五化”战略图。

具体来说,就是将知识产权理念深植于科技创新全过程,做到核心技术专利化;以核心技术为基础形成标准提案,实现专利与标准的一体化管理,将标准提案积累形成正式国际通信标准,做到核心专利标准化;开放合作,成立TD产业联盟,历史性打造完整民族无线移动通信产业链,实现TD标准产业化;建立预算、运营、考核与激励体系,将客户需求融入到技术产品开发与配套服务,推动产业市场化;在TD-SCDMA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推动TD-SCDMA特别是TD-LTE“走出去”,探索TD国际化。

“这‘五化’是大唐电信集团跨越式发展、领跑国际技术发展的‘法宝’,贯穿于我们走过的每一步。”真才基自信地说,“中国的企业一定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未来大唐电信集团更会在这方面发挥正能量,用科技自信托起电信强国梦。”

布局“中国制造”产业链

世上之事往往都是发于念,起于行。

1994年,真才基跟随原邮电部中青年代表团一行访问韩国。当访问到三星时,对方告诉他,韩国是举全国之力实现了CDMA产业化,真才基由此被深深触动:“中国能不能提出自己的移动通信标准?换句话说,中国能不能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民族移动通信产业?”

2006年,真才基掌舵大唐电信集团,当初的想法,已变成他的奋斗目标。

当前,通信行业的技术竞争已演化为国际通信技术标准的竞争。这个思想奠定了大唐电信集团高端的产业布局。而要建立产业链条之前还得甩掉低端,真才基将这个过程称为“轻型工业化道路”,即利用我国已形成大规模低成本“中国制造”能力,相继退出其所处产业价值链低端的简单加工制造环节,将生产制造过程外包给有竞争力的制造企业为其提供产品。

就这样,大唐电信集团利用国内低成本制造资源的优势,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TD-SCDMA标准出来后,我们首先开始建基站。基站建好了,需要测试,测试通过后,又得突破手机的核心技术,研发芯片,最后还得完善终端环节。这一环套一环的程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如果仅凭借大唐电信集团一家之力,显然需要花费更多人力、财力、物力。所以,我们要推动全产业链的战略合作。”真才基这样提起当初大唐电信集团的全产业链布局。

几经思索后,他决定采取借力的方式,推动全产业链的战略合作。首先就是与国际、国内厂商合作,整合内部资源,实现系统设备环节产业化。

在TD-SCDMA标准发展初期,大唐电信集团与西门子展开了包括标准、原理样机、原型样机开发等的合作;并将所有的TD技术与资料,包括源代码、原理图、测试案例,毫无保留地授权给国内其他系统设备厂商使用,使其很快就进入到TD系统设备开发阶段,形成多厂商供货局面。

“手机最核心的技术就是芯片。2008年我们成立大唐联芯这家芯片公司时,没有人相信我们能造出芯片来,因为那时没有一家中国企业造出3G芯片来。”真才基回忆道。

为加快实现TD终端芯片的关键突破,在开展外部合作的同时,大唐电信集团开始着手在芯片领域布局。“经过对产业价值链的科学分析,特别是对当时制约TD产业发展的几个核心关键环节分析论证,我们决定于2008年成立一家专注于芯片和终端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即大唐联芯科技。随后,通过战略入资芯片制造公司,成功进入到芯片制造领域,完成了大唐电信集团在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两个关键环节的产业布局。”

在仪器仪表环节,大唐电信集团前期积极与国内外其他仪器仪表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开发TD终端综合测试仪表等相关设备。同时,成立大唐联仪公司,专注于通信领域仪器仪表高端环节的研发、测试、销售和服务,最终成为TD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仪器仪表厂商。

“最后是手机终端,这是产业链中发展速度最快的环节,也是对最终用户影响最大的环节。”真才基说,“为此,大唐电信集团建立业内首个面向各终端、芯片厂商开放的测试基地——‘TD-SCDMA终端开放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先后为众多的芯片及终端厂家提供了测试环境,帮助终端芯片厂家快速定位问题并加以解决,解决TD-SCDMA早期终端开放验证方面的问题。

至此,大唐电信集团一条完整产业链布局全面成形。

“如今,中国TD有30万个基站,是全球最大的3G网络。”真才基说,通过TD三年的商用建设和运营,TD目前得到了广泛应用,TD产业在国内市场取得阶段性成功,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截至2013年5月,中国的TD用户已达1.3亿以上,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战略目标,并成为全球3G发牌后,单一网络发展用户数量最多的3G网络。

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

无论是研发创新,还是推动产业链发展,归根结底都是要由人来支撑。

“大唐电信集团有两个70%:一方面,70%的人员是在35岁以下,团队具有朝气蓬勃、青春活力的动力因子,这其中又有四分之一的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是一支以高学历人才为特色的创新人才队伍;另一方面,70%以上的人员是科研人员。”提到他的队伍,真才基说,“科技创新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则是科技创新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真才基也主导推动了首席科学家制度。

现在,首席科学家这个专门针对技术人才设计的晋升制度,在央企里已不是一个新鲜名词,但大唐电信集团却是最早的践行者。

过去,做技术研发到一定程度,技术工作者就自然而然地会转向管理岗位。从技术转向经营,将工作重心从研发向经营倾斜,这势必影响基础性的研究,很多潜心钻研技术的科研人员,也并不一定懂得管理。所以,如何为研究人员设计晋升渠道,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是真才基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2010年,大唐电信集团打破了原有的干部人事任命制度,在央企中率先建立起“首席科学家制度”。

从首席工程师到首席专家,最后到首席科学家,让那些真正有前瞻性研发思想的技术专家,如杨家军、王映民、刘迪军等能够从日常企业经营的桎梏中脱离出来,潜心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创新工作。

“为了保证制度的公平性,我们会邀请德高望重的院士、集团以外的电信领域专家、高校学者等等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当评委。”真才基介绍,“2010年,通信领域的王映民就是因其拥有一百多项专利发明等多项技术贡献而当选。”

“我们真真切切地把他们当成企业的宝贝,因为企业需要依靠他们带领自己的队伍进行重大技术攻关。”真才基风趣地说,“我们这里很多专家比我小十几、二十岁,但是工资比我高多了。”

以首席科学家个人名字命名的实验室是真才基特色人才制度的又一法宝。这是一种开放式创新平台,下设集团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隶属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自研机构。实验室保持相对独立运作,具有一定的决策权。

2012年5月28日,继成立第一个以科学家名字命名的“王映民实验室”后,大唐电信集团又挂牌成立“刘迪军实验室”。这是大唐电信集团不断丰富完善集团首席科学家和首席专家制度、强化对专家人才人文关怀的重要举措。

“这将最大限度发挥首席科学家实验室的创新潜能,发挥高端科技人才在引领集团科技创新和产业孵化的排头兵作用。”真才基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