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应用材料 > 研究实验 >

研究实验

对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

发布: 2021-01-20 04:24:12   阅读: 次 【   

一、音乐教育的地位和功能。

在新课程标准已颁布多年的今天,中小学的音乐课程仍处于边缘地位。据调查,在一些学校,音乐课时常受到挤占,课时不能保障,存在的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重视。发生此种情况表面上是受升学压力的影响,深层次上是源于对中小学的音乐课程的本体认识、功能地位的认识上存在偏颇。为什么要上音乐课?音乐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究竟是什么?新课程标准是如何诠释该问题的?澄清该问题,既是理论的需要更是保障音乐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需要。

音乐在人类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与人类共生共存,升华人的精神,丰富生活的质量,乐以辅德、乐以益智、乐以促体、乐以怡情。在对人深层素质的培养与开发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美国哲学家马尔库塞曾经指出:虽然艺术不能直接改变世界,却可以通过改造那些能够改变世界的男人和女人的内在驱动力而间接地改造世界。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则认为:人自身越完美,他知觉到的世界就越完美,世界就会变得越完美,二者是一种相互促进的能动关系。

著名的美国《豪斯赖特宣言》强调音乐是人类知与行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方式。近十几年来,美国的心理学研究开始摆脱经典的单一智力观念,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音乐是人类多元智力中一种必需和根本的形态,是人类认知、情绪和行为的一种特殊的传播和交流符号。多元智力理论对音乐作为人类智慧的一种存在形式的确认,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它能够论证古希腊或孔子以来人类对音乐学习的执著追求的合理性。重要的是,它影响着人们对音乐在人的整体智慧的建构、发展和教育方式上的全新视角。同时,音乐在近年中又受到美国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关注。音乐教育研究者和脑神经科学家用神经生物学、神经解剖学、神经病理学、无创脑功能成像技术、儿童发展和认知心理学等方法,探索音乐这种非词语符号与内在神经语言、神经元联结和传导通路,与学习的“关键期”和“机会窗”等认知和情绪发展的关系,希望在音乐作为解译高级脑机能的内在皮质语言及促进其发展等方面,取得科学论证。尽管这些研究尚处在襁褓阶段,其成果还不足以充分地证明音乐对人的发展的确切作用,然而,随着此类实证研究和音乐人类学提供的信息的增多,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的认识,显然比以往更加明确。

1994年美国政府通过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把艺术教育(音乐、美术、舞蹈和戏剧)列为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之一。这是美国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学者们认为: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学习世界上的各民族文化,是学会学习的过程,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艺术,等等。

新课程标准全新理念的出现,突出了音乐课程三个层面的功能价值:一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了音乐课程坚持以人为本,以审美教育为出发点的教育目标,尤其是把丰富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作为音乐课程改革的中心目标;二是过程与方法———重视音乐课程中的体验、模仿、探究、合作、综合;三是知识与技能———通过音乐课程掌握音乐基础知识,音乐基本技能,音樂创造与历史背景,音乐与相关文化课程,感受、鉴赏、表现创造等。新课程标准明确了音乐基础教育不是培养音乐专业人才,音乐课程不是单科传输学科知识和音乐表现上的技术堆砌。

音乐课的功能是全方位的。开足开好音乐课既是基础教育改革,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需要,更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提升生命质量的需要。那种把音乐课视为可有可无的“唱歌课”的观点是片面、狭隘的,应该充分认识并发挥音乐课的积极功能。音乐教育工作者在设计、实施音乐课程时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更好地挖掘音乐的特殊潜在教育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如何正确开展音乐教学。

长期以来受“教唱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影响,再加上教材的滞后性,学生的学习多是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教学方式缺乏艺术性、创造性,于是出现了学生爱唱歌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奇怪现象。《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给音乐教育带来了更严峻的挑战。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音乐课呢?新的课程标准,需要有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支撑。笔者认为好的音乐课应该让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会充满生命的活力呢?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澜曾以追问的形式进行了生动的描述:当学生精神不振时,你是否使他们振作;当学生过度兴奋时,你是否使他们归于平静;当学生茫然无绪时,你是否给予启迪;当学生丧失信心时,你能否唤起他的力量。另外,她又提出:你是否能从学生的眼里读出愿望,你是否能听出学生的回答中的创造,你是否让学生自己明白错误,你是否让学生的争论擦出思维的火花,你能否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合作、感受和谐的欢愉、发现和惊喜。这些问题为我们感悟如何在音乐课中焕发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并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上好音乐课提供了重要启示。

课程实施应着眼于师生的交往互动,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注意营造课堂气氛的亲和度。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犹如军营,强调的是正襟危坐,学生少了一些欢声笑语和神采飞扬。要使音乐教育的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必须建构一种师生人格平等,相互尊重、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愉快、宽松、亲和的课堂心理气氛,使学生能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情绪及内心感受。二要扩大学生的参与度。按照新的课程理念,音乐教育过程应当是学生的主动参与过程。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年龄及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精心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实现教学目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传统音乐教学单纯唱歌的做法。

1.以审美为核心,提高音乐鉴赏力。在课堂上尽可能让学生学唱或欣赏立意美、情境美、音韵美、曲调美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音乐的感受能力。

2.注意让学生“动”起来。这种“动”是指身体的运动和思维的启动。在著名的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中就十分重视“动”的作用,比如节奏训练时通过口读、手拍强化学生对节奏的印象,教学中配合单声部、多声部的训练形式,使学生不会觉得节奏训练枯燥乏味。

3.提倡学科综合。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除了与姊妹艺术舞蹈、美术、戏剧、影视等有机结合外,还可以同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融合。这对于软化边缘学科,拓宽人文视野,给不同特长的学生提供一个表现机会具有重要意义。

4.强调学生自主学习,重视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

三、积极发挥多元评价功能。

评价在教学改革中举足轻重。在新课程背景下,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重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已成为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任务。笔者认为,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及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必须构建一种多元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多元的评价标准,多元的评价维度,多元的评价主体,多元的评价方法等方面。

1.构建多元评价标准。充分考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尊重学生在不同的生活经验基础上获得不同的音乐发展水平,并据此确立不同的发展目标和相应的评价标准。多元评价标准是一种多元价值判断的过程。

2.采用多元的评价维度。不但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上的收获(知识技能的评价,视唱练耳能力考查等),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表达,而且关注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形成和培养。不但关注课内知识而且关注课外实践,比如采用“加分”。把音乐评价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实践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感受音乐的快乐。

3.构建多元的评价主体。教师、学生、家长乃至社区有关人员都可以参与评价活动,尤其要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的主体基本上都是老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日本教育评价学元老桥本重治认为:评价不仅是老师的事,学生自身也要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自我评价可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元的评价主体可以使课程评价成为师生共同建构意义的过程。当然,这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并不意味着每种力量的对等分配。

4.构建多元的评价方法。比如强调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课程评价应着眼于学生的生命发展,突出改进与激勵的功能。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勃勃的生机。从传统教学到把新课程标准贯彻到平时的教学当中需要不断地探索。愿我们所有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都能以极大的探究热情投身到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来,并享受这份参与的快乐。

(作者单位:中央音乐学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