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实用文档 > 标语口号 >

标语口号

宁波市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发布: 2020-06-15 04:26:56   阅读: 次 【   

摘要:在信息化进程和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要把信息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真正做大做强,必须要从以战略为统帅,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措施,借鉴国内外先进理念和措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这样才能真正将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向新高度。

关键词:信息产业;信息政策;支柱产业;宁波市

中图分类号:F224.32 文献标识码:A

On Information Industry Polices in Ningbo City

XIE Yang-qun,XU Hao

(School of Management, Anhui University, Hefei , 230039,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onditions of Ningbo City’s information industry,the paper holds that in the course of making the local information industry an leading industry Ningbo City should design the right policies and apply the advanced foreign experiences and concepts,realize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be.In this way can this tack be fully achiered.

一、引言

信息产业是指从事信息技术设备制造以及信息产品与传播服务的产业群体[1],可分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两大部分[2]。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的大力推进,宁波市信息产业增长迅猛,在“十五”期间,宁波市信息产业增加值以年均17%的速度递增。到2005年,全市信息产业增加值已达到175.4亿元,占了当年GDP的7.2%,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达到2000多家,从业人员20多万,实现销售收入650亿元,增加值107亿元;软件企业达到487家,实现业务收入22.3亿元;信息服务业实现业务收入达到87亿元。此外,还已建成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2个,市级工程技术中心20个;建有宁波集成电路产业园、宁波国际软件园、宁波软件产业园、宁波嵌入式软件产业园、宁波市科技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化基地等五个信息产业特色园区和基地,其中宁波集成电路产业园是信息产业部首批认定的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3]。可以说,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了宁波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是,由于历史上种种原因,宁波市的信息产业起步较晚,还没有做大做强,加之信息产业是具有先导性、战略性的支柱产业,未来国内外在信息产业领域中的竞争将会更趋激烈和残酷。因此,制订并实施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促进宁波市信息产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做大做强信息产业是当务之急。笔者拟就宁波市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二、宁波市信息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制定宁波市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从国内外的情况来看,信息产业的形成主要有自发内生和外部移植两种途径,与此相对应,发展信息产业大致也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市场驱动,二是靠政府推动。前者要具备许多条件:有研究型大学、丰富的人才资源、完善的市场机制、良好的创业机制、雄厚的科技积累、发达的工业基础,这些条件有不少是宁波市目前所不具备的;而后者则是政府通过制定和实施产业战略来引导产业发展方向。战略就是确定根本性的长期目标及为实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行动路径和进行的资源配置,它是指导思考和行动的框架。为了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宁波市在较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政府推动,制定出一个明确的发展信息产业的战略,明确信息产业发展的方向、重点和突破口,落实发展信息产业所需的各种政策,完善信息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在具体制定战略时,既要考虑到现有的发展条件,也要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既要发展传统的消费性电子产品和生产性电子产品,也要兼顾信息产业中新的增长点;既要发展信息产品制造业,也要平衡考虑信息服务业;既要考虑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又要在信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结合上下功夫。就当前而言,宁波市信息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应是信息家电、计算机软件、信息服务、通信及其配套产品等5大信息行业。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把宁波市发展成全国主要的信息产品零部件和信息家电产品生产基地、长三角南翼集成电路的重要生产基地、环杭州湾信息产业带的重要基地。

(二)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抢抓机遇

战略是确定全局性的长远发展目标,但需要将其进一步转变成可以指导行动的具体目标。宁波市目前的优势产业主要是制造业,因此应继续利用这种优势并将其转移到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上来,结合并支持本地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同时,要持续跟踪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积极探索新的产业生长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综合考虑技术和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宁波市的基础条件、区域产业布局等的基础上,选好突破口,避免和防止出现与长三角其他城市产生严重的产业趋同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市信息产品制造业通过企业体制改革、产品结构调整、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重点企业、引进外资等措施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宁波市信息产品制造企业主要分布在电信设备、电子及元器件、计算机制造设备及其配件、电子材料、仪器仪表、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重点产品包括个人移动电话、计算机主板及板卡、电缆电线、钕铁硼永磁材料、GPS导航仪、通用及专用仪器、远程电力监控系统、模糊变频控制器等,其中有些产品已形成相当大的规模,在国内同行居于领先地位,有较大的相对优势、较高的市场份额和较好的经济效益。正因如此,宁波市应继续发挥这些已形成优势的产品,把未来信息产品制造业重点发展的产品领域定为:计算机整机生产线,计算机及网络配套的板卡,高速网路设备,大容量光、磁盘存储器及其部件,新型显示器及显示屏,新型电子元器件,光电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制造,新型打印装置,新型电子应用材料,半导体、光电子专用材料,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工模具制造等。同时,不断调整竞争战略,逐步将竞争的重点从产品价格转移到技术上,培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品牌的产品;而且,还要充分发挥宁波的港口优势,积极发展出口型产品,逐步形成具有宁波特色的现代化信息产业。

(三)进一步调整信息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产业

近年来,宁波市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信息产品制造业开始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和高科技产业转变,通信、计算机、投资类产品和新型元器件、新型电子材料比重不断增加,信息产品制造业结构渐趋合理。但是,信息产品制造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阻碍因素,包括资源投入大,创新难度大,产品标准化要求高,风险程度高,竞争激烈,且硬件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易达到饱和状态等。而利用信息资源提供信息服务却是永无止境的。在信息社会里,信息资源将成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掌握信息资源并使之及时转化为技术和经济优势,就等于掌握了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4]。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共享是信息化建设中的核心内容,许多国家为了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的绩效,都像组织大规模工业生产一样把分散的信息活动按照产业化的要求组织起来,形成了庞大的信息服务产业[5]。可以说,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产业是信息产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信息服务业是实现信息资源合理配置和信息资源共享,促进信息经济繁荣的重要行业,是信息制造业和信息消费业的桥梁,也是信息产业实现最终增值目标的经营载体。宁波市的信息服务业,特别是基于因特网的信息服务,包括信息中介、信息咨询、信息处理、信息提供、信息传播、技术服务等,规模不大,水平不高,是当前发展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宁波市应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的信息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管理、技术、市场、营销、金融、法律、人才等服务,使公众能够及时获得所需信息,当前信息服务业的重点是建设好若干种特色明显、社会需求好、经济效益好的数据库。另外,宁波市传统企业较多,随着企业信息化的推进,对软硬件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信息技术服务也将是一个新的增长点。

(四)多途径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入

众所周知,信息产业领域里的创新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资金投入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信息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建立一个有利于信息产业发展的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是许多国家发展信息产业的通行做法。当前,资金不足已成为制约宁波市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根据国内外发展信息产业的经验,宁波市要加大信息产业的投入强度,就要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结构的投资体系。(1)政府要从战略高度出发,继续加大对信息产业的投资。政府可以设置风险基金,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信息企业给予鼓励和扶持,这方面可以借鉴以色列的经验。为了促进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以色列政府于1992年设立了1亿美元的YOZMA风险基金,同时成立了按照合伙模式组建和运作的国有独资的风险基金公司YOZMA,其中政府持股40%,私人投资者持股60%,基金由私人投资者管理,政府不干预基金的具体运作。若运作成功投资者只需偿还政府本金,若运作失败政府与投资者共同承担损失,这既发挥政府部门和私人部门各自的优势,又有效地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到1995年底,该基金吸引了1.5亿美元的外国资金,并与外国投资者合作,共同设立了10个风险投资基金,从而使以色列风险基金的总量达到了5.5亿美元[6]。(2)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和支持信息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依法筹集资金。比如,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包括股票公开上市、管理层收购(MBO)、职工持股、引入战略投资者等,面向社会和企业内部筹集资金。(3)政府设置信息产业发展基金,创办信息产业投资公司,通过发行债券和股票等方式,广泛筹集民间资金。(4)要积极吸收和利用外资。宁波市目前对信息产业的投入主要是内资,所以直接利用外资发展信息产业应是宁波市努力的一个新方向。

(五)加大财税政策对信息产业创新的支持

虽然宁波市在技术创新投资方面的力度逐年加大,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但由于原有的基础差、底子薄,宁波市的信息技术创新及其产业化条件还比较差,再加上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发展宁波市的信息产业只能利用后发优势,采取赶超型发展战略。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制定和加强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信息产业的扶持政策,一是税收优惠,二是信贷支持,三是财政补贴。这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政府通过补贴、委托费、投资等直接对技术研究开发活动提供支持,甚至规定:凡是进口最新机器设备的企业,其进口价格的50%由政府支付。宁波市在促进信息技术创新、加速产业化进程中,应对自主开发、技术领先、产业化条件成熟、市场前景广阔、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信息技术产品,采取税收减让或返还的优惠政策,还可为这类产品安排无息或低息贷款。同时,要努力使财政、金融、税收政策与产业、技术政策协调配合,如在产业政策上,支持投资科研成果产业化的项目,并在技术政策上,把信息技术领域的重大研究与技术攻关项目纳入到本地的高新技术发展规划之中。

(六)培育高水平大学,加强科技园区建设,促进产学研结合

信息产业是创新活动中最为活跃、对创新要求很高的领域之一,而创新要有良好的研究开发基础、宽松自由的学术气氛、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人才。在信息产业领域,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之间的时间间隔正在不断缩短,而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工作有许多都是由大学完成的,大学培养的各类人才往往是其科研成果转化的中坚力量。事实上,在所有技术创新活动活跃的地区,大学都发挥了主体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宁波市至今还没有一所能够进入211工程、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府。虽然现在宁波市已有十几所高校,但在科研成果的产出和人才的培养上,还远远不能满足宁波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宁波市目前的高等教育发展要防止走进“铺摊子、上规模”而上不了档次、上不了水平的误区。实际上,一个地区的发达程度并不一定取决于高等学校数量的多寡,而更取决于有没有一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具有广泛影响的高水平大学。因此,为了发展信息产业,配合宁波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及适应宁波市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有必要吸收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经验,调整宁波市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集中有限的资源,加大投入力度,选择1-2所各方面条件都较好的高校进行重点建设,力争经过若干年的持续投入,把它们逐步建设成科研教学型大学,最终成为研究教学型乃至研究型大学,实现科研成果生产和人才培养的本地化。

同时,为了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还要加强科技园区建设。许多国家的高科技园区以大学,特别是以研究型大学为依托而自发形成的。世界上有影响的科技园区大多数都建在高等学校附近,这样可以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的科研成果和人才资源[7]。现在,宁波市专门成立了电子信息产业园、东方同创科技园、宁波市科技园区等园区,并制定了特殊的优惠政策,培育了一批计算机、主板、板卡及其他配件制造企业,成为了国内重要的计算机及其配套件的重要生产基地。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存在三个方面问题:(1)园区的企业从事的还只是附加价值不高的单纯加工生产,综合实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2)现有的科技园区和软件园区与高等学校之间交通不便,联系不紧,对创业活动和产学研结合有不利影响;(3)现在园区的工作重点是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着眼于吸引更多企业入驻园区,但在创造吸引和发挥外地人才专长的环境以及利用本地高校的科研、智力、信息和人才等资源方面仍有改进的余地。

(七)加强“孵化器”建设,充分发挥“孵化器”作用

企业孵化器的概念是由美国的乔•曼库索于1956年首次提出的,世界上第一个企业孵化器于1956年诞生在美国的贝特维亚。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以培养成批成功的科技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服务机构,是新生中小企业聚集的含有生存与成长所需的共享服务项目的系统空间。它实行企业化运作与管理,通过为新创办的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通讯、网络与办公等方面的共享设施,系统的培训和咨询,政策、融资、法律和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持,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扶持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8]。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则更为直观地指出:“孵化器是一种受控制的工作环境,这种环境是专为培育新生企业而设计的。在这个环境中试图创造一些条件来训练、支持和发展一些成功的小企业家和赢利的企业”。从1987年我国第一家企业孵化器——武汉东湖新技术创业中心成立以来,我国已有600多家企业孵化器,这些孵化器已经孵化出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9]。但是,真正有规模,孵化机制、政策达到一定水平的只有四、五十家,人员结构不稳定、服务不专业已成为限制孵化器发展的主要瓶颈。

宁波市要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就一定要为信息产业企业、特别是具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小企业创造局部优化的环境,使其由小到大、滚动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壮大成为产业巨人。为此,要转变政府部门的认识,改变过去“争项目、抢投资”的工作模式,把重点放到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上,为中小科技企业创造生长条件;要明确企业孵化器是孵化企业和培育企业家而非安排人员或赢利;要完善孵化器的信息基础设施,提高其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减少行政干预,多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要分清孵化主体与创业主体,不能造成角色错位;应使企业孵化器的组织模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要吸引企业资金和民间资本进入孵化器领域,逐步使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由过去的政府投入为主向社会投入为主转变;要建立激励机制,对在政府办的孵化器中工作业绩好的员工给予奖励;要通过一流的服务工作,吸引和留住一流的科技创业人才。

具体地,宁波市可以考虑在市经济委员会设立首席科学家办公室,成员来自于工程技术、财经、管理等领域的政府官员,并从社会上聘请若干名临时专家。办公室作为市政府投资建立的“孵化器”的主管部门,其主要职能是:在孵化器向多样化、多元化、网络化、专业化、集群化、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同时,通过统一组织和协调加强它们之间的合作与联系;选择有市场前景(符合能商业化、非成品项目、有创造性、面向出口、属个人发明等标准)的高科技项目并对其进行先期投资;把有创新能力的科技人员培养成科技企业家;扶植信息科技企业成长。市政府应给首席科学家办公室安排专门的预算作为孵化基金,经费主要用于支持有融资能力的科技人员或企业做有市场的新产品开发、某些未来可以产品化的基础技术开发及各个“孵化器”机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孵化器”不仅要孵化出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更要孵化出有创新意识、懂管理、会经营的科技企业家。因此,“孵化器”机构应重点扶持那些有创新思想的科技人员个人而非企业,应该成为培育科技企业家的“幼儿园”。只有把支持信息产业的重点放在源头——开发阶段,且把支持的对象直接落实到科技人员本身,才能使宁波市信息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八)加快科技创新,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科技创新包括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其中科学创新是创造新知识的行为,即通过科学研究获得新的基础科学和技术知识的过程;而技术创新则是指与新产品和新工艺设想的产生、研究开发、生产应用、进入市场销售并实现商业利益和新技术扩散整个过程有关的一切技术经济活动的总和。技术创新始于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因而它不是纯粹的技术概念,也不是一般意义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而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观;它体现的是科技经济的一体化。技术创新作为一种特定的技术经济过程,在本质上是特定时空范围内的社会、自然、技术诸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组合,它离不开科学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这些都是技术创新的环境条件与保障[10]

为了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宁波市应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在科技创新体系中是三位一体、紧密联系的,只有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利用科技创新资源(人才、知识、信息、资金),促使整个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1)知识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基石,其中最重要的是基础研究,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知识创新的主体。(2)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的核心,它使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出知识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企业和科研实验室是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者,中介组织是技术信息传播的媒介。鼓励有条件的信息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建立研发中心,加大研发投入,实现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生产经营的一体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应进企业,与企业联合开展核心信息技术攻关活动,如宁波大学的“百名教授、博士下企业”行动计划就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合作形式。同时,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准信息技术创新的突破口,集中有限的资源,力争在某些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一些突破。(3)体制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保障,加强技术创新的关键是要建立起适合科技发展的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不仅是技术、资金、人才,还包括制度安排、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体制创新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是保证整个科技创新体系最大限度、最有效地发挥创新能力的根本所在。政府的作用是制定战略、政策和规则,综合运用行政、政策和法律手段,对市场进行调控,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促进信息产业方面的区域分工与合作。特别要注意结合本地的优势与特色,防止雷同,形成取长补短、互补发展的多赢格局。宁波市应站在区域分工与合作的高度,充分发挥本地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地缘优势、产业优势,实现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同时,宁波市企业要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主要靠增加投入,偏重追求增长速度的粗放型发展方式,更多地借助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开发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不断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宁波市在引导和鼓励对技术革新有重大贡献、或风险大但迫切需要而个别机构又很难独自承担的符合政府信息产业发展战略的研究项目时,除直接提供研究经费外,还可以借鉴以色列政府的一些做法。例如,引入“委托研究体制”,将一些投资大、周转期长的研究项目委托给大学、企业、科研机构等进行研究和开发;建立基于“流动人员制度”的“流动研究体制”,由政府指定的机构负责组织运行,采取定期合同制,以具有革新性的种子课题为研究内容,吸收政府、大学、企业以及国外的优秀研究人员参与研究;建立以科研机构为中心的“联合研究体制”,使科技园区附近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之间形成稳定、长期的合作与协作关系;利用网上技术市场等建立起信息交流网络,加强高校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界的联系与合作;扩大和加强国际科技交流,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研究,聘请国外研究人员到宁波工作,派遣宁波市科技人员到国外学习和参加国际科研活动。通过这些措施千方百计地提高宁波市在信息产业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实力,培育出真正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产品。

此外,宁波应创造条件使企业成为信息技术创新的主体,通过鼓励有条件的信息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为它们提供各种支持和特许权,帮助它们通过相关的资格认证,允许它们自由进口用于科研开发活动的设备、元件和原材料。鼓励信息企业和学术界开展合作,尤其要加强宁波市信息产业界与高等学校的基础研究机构和国家实验室的关系,积极参加政府、大学和研究机构举办各种会议,加强企业研发部门与它们之间的对话与沟通交流。借鉴印度的经验,对从事研发活动并与大学和国家实验室建立关系的企业可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包括对与研发有关的各种资源的关税折扣。例如,印度所得税法第35条就规定,企业研发机构在研发项目上的任何支出都允许扣除。印度政府还对公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征收“研究和开发税”,以鼓励它们将其营业收入的至少2%用于开发新的商业技术,如果企业已将其营业收入的2%用于研发就可以不缴税。

(九)实施“前期支持” 和出口鼓励政策

我国过去对国内产业的保护主要是通过价格补贴、出口奖励、经营亏损补贴、出口退税等措施实施的“后期保护”,加入WTO后,“后期保护”因违背多边协议精神,运用时往往会受到贸易对象国的反倾销和反补贴等方面的制裁。虽然WTO的有关规则和协议对“后期保护”措施的运用都进行了限制,但可以采取“前期支持”措施。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将补贴划分为禁止性补贴、可起诉补贴和不可起诉补贴三类。禁止性补贴和可起诉补贴属于“后期保护”,不可起诉补贴属“前期支持”,是指非专向性的补贴以及为资助企业研究活动、促进落后地区发展、资助现有设施改造使之适应新的法律环境要求而提供的专向性补贴。这类补贴只要符合协议规定的条件,成员方就可自由使用[11]。“前期支持”符合多边贸易规则,有较大的运用空间。“前期支持”的运用效果可从根本上改善信息企业的经营环境和技术状况,提高它们的竞争力。因此,宁波市应在WTO规则许可的范围内,以“前期支持”政策为主,制定具体的鼓励信息产品出口的措施,对面向出口的信息企业的研发、技术引进等活动给予相应的优惠和补贴。同时,鼓励软件出口型企业通过GB/T19000-ISO9000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和CMM(能力成熟度模型)等认证,其认证费用可通过设立外贸发展基金适当予以支持。

(十)大力发展软件产业

大力发展软件产业是宁波市信息产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宁波市的软件产业相对而言却较为滞后。宁波市传统产业很发达,传统产业的信息化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因为只有把软件产业融入到传统产业中,才能真正发挥软件产业的优势。宁波市具有发展嵌入式软件的有利条件:一方面信息产品制造业比较发达,另一方面正在实施的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战略又为嵌入式软件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市场。由于宁波市是著名的港口城市,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因此发展软件产业应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逐渐形成以软件承包和服务出口为主的软件产业发展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建立在软件外包服务基础上的来料加工只是软件产品生产的一种方式,它追求的是软件产业发展的短期效益,可作为宁波市软件企业利用廉价的软件劳动力开拓软件外包市场的初级手段,但从长远看,软件产品只有形成民族品牌,才能带来长期和持久的效益。因此,宁波市软件产业的发展要把开拓软件外包市场与建立企业自主品牌有机地结合起来,应以开发应用软件为主,努力形成优势和特色明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重点应包括:CAD/CAM、办公自动化、教育、ERP、电子图书以及港口、电力、石化等行业的应用系统。大力建设宁波软件产业园区和宁波托普国际软件园,吸引国内外软件企业入园,发挥其聚集和辐射作用,带动促进软件产业发展。同时,根据世界软件市场已开始从以软件产品为主向以软件服务为主转变的趋势,宁波市软件产业的发展应把软件产品与软件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鼓励软件企业加强软件项目管理,通过国际标准IS09000和SEICMM体系认证,提高软件产品和软件服务质量。

(十一)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信息化建设与信息产业发展是相互促进、互相推动的关系。宁波市应加快推进信息化进程,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为信息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而言,宁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要落实已确定的电子商务总体发展思路。即以外贸(B2B)电子商务和现代综合物流服务体为主线,辅之以网上招标、网上行业交易、网上商城等多种业务体系,组成宁波电子商务发展的框架。据统计,宁波市已有3000多家企业建立了独立网站;全市2000多家进出口企业中,80%的外贸进出口企业已基本能利用互联网开展一些外贸业务,60%以上的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寻找商机[12]。(2)推进政府信息化。大力推进金关、金卡、金税以及公安、统计、港口、科技、教育、农业、气象等行业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在强化各部门纵向网络建设的同时,加强横向相关部门的行业联网,如通过财政、税收、金融、外贸网络的互联,实现业务联动、交叉考核、统一监管、信息共享。(3)积极推行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针对宁波市政府部门电子政务建设已从简单的办公自动化进入综合业务系统建设阶段,政府掌握了全社会80%的信息资源,已初步实现资源共享的状况,应通过有计划的开发努力来提高宁波市政府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其中,加快政府贸易管理的信息化事关实现国际电子商务的基础。美国联邦政府的实践表明,政府管理只有领先于企业信息化进程,才能在信息时代卓有成效地对贸易进行宏观调控,将政府管理中的人为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真正实现“公正、公平、公开、高效”,确保企业逐步走上成熟的电子商务之路。(4)加强政策的出台。要破除行业分割,积极探索“三网”(电话、电视、数据通信)融合,培育信息内容服务商,促进全社会信息资源的开发。对电子商务应采用税收中立原则或在税收上给予一定的优惠,积极研究并推行电子商务的技术标准。(5)为企业创造有利条件。如进一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网络向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综合化和个人化方向发展,提高计算机及其他信息设备的普及率,扩大因特网用户数。同时,宁波市应继续推进电子银行体系建设,探索物流和货物配送体系建设,发挥港口交通的优势,把宁波建成基于现代信息网络的物流中心。

(十二)优化人才环境、加快人才培养

随着宁波市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勇于创业实践的科技人才,特别是信息技术带头人,迫切需要大批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领导创新和创业的科技型企业家。当前,信息产业领域的竞争正从原来的产品、项目、技术转移到高端的人才方面,发达国家一方面加强培养国内人才,另一方面又在积极争夺其他国家的高科技人才。一些发达国家甚至不惜重金从国外大量引进信息技术人才,如德国为了吸引我国的信息技术人才,专门建立了北京中德在线,为希望到德国工作的中国信息技术人才提供服务。

信息产业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与其他产业相比其人才具有更高的综合素质、更长的培养与成长周期。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宁波市对信息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专门人才还不能够实现自我生产,宁波市的信息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信息产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加快信息产业人才的培养。(1)应进一步完善人才环境,尊重科学知识,尊重高级专业人才。要吸引、招募人才,更要留住、用好人才,特别是要提高办事效率,兑现优惠政策,解决后顾之忧,创造专业对口、人尽其才的条件,创造出有利于年轻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发展的环境。(2)建立健全对信息技术人才的市场化激励机制,制订新型的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建立人才评估机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将信息科技人员的创新与其收益联系起来,形成以工资、奖金、股票和股票期权为主要内容的薪酬制度,逐步扩大与经营业绩相关的风险收入的比重,打破工资、奖金收入的平均化分配体制,将个人的收入所得与个人的努力程度及对企业业绩的贡献挂钩。同时,要切实保护科技创新者的劳动成果,使他们的私人财产能够得到安全、有效的保护。(3)要尽快出台能充分利用海外人才的政策。要注意用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归国工作,从事信息技术开发与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创业活动,使他们致力于信息产业的发展。出国留学人员中有许多人熟悉国际风险资金的运作和要求,掌握了最新最好的技术,无语言障碍,熟悉西方人的思维及行事方式,能起到中西方沟通桥梁作用,可以在发展信息产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吸引国内外软件技术人员在宁波市创办软件企业,国外留学生和外籍人员在宁波市创办软件企业的,也享受应有的优惠政策。(4)要改革教育培训制度。高素质的信息人才归根结底来源于本地人力资源的开发,但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应进一步加大对教育的投资,以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产业人才短缺问题。要逐步建立一个有高等学校、商业性和行业性培训机构及企业内部培训机构等组成的不同层次的信息人才培养体系,鼓励高校、企业、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信息产业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宁波市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和发展速度都较快,但专业、层次结构还不尽合理,与信息产业发展密切结合的专业有待继续增加,还不能培养博士层次的研究型人才。因此,在大学的专业设置上,应适当增加适应世界信息技术发展所需的院系和专业,比如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信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工程、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层次。信息产业部门和信息单位,也应通过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在职人员进行技术、管理、业务培训,以提高其业务素质。

三、结语

宁波市信息产业要进入良性、快速发展的轨道,真正实现做大做强,必须要以战略为统率,综合运用各种政策措施,借鉴国外和国内的先进理念和措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 柯平等.信息管理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29

[2] 甘仞初.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4

[3] 宁波市信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EB/OL]. /tech/special/fxtz/ftfzhg/200403220660.htm,2004-03-22.

[7] 肖元真.全球科技创新发展大趋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43-48.

[8] 张景安.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6.

[9] 中国企业孵化器[EB/OL].http://ks.js.xinhuanet.com/2006-12/30/content_8934353.htm,2006-12-30.

[10] 同[7]:23-29.

[11] 王福明.世贸组织运行机制与规则[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308-322.

[12] 宁波企业信息化走在前列[EB/OL].http:///bg/mtbd/nbsccjzx.htm,2004-07-20.

(责任编辑:孙桂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