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应用材料 > 经验材料 >

经验材料

工作报告

发布: 2021-01-27 04:06:18   阅读: 次 【   

各位领导、各位委员、各位代表:

今天,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北京召开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全体会议。这次大会的主题是深入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科教文化发展全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新局面。

实现科技名词规范化是一项重要的长期性任务,尤其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科技名词规范化更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在这一重大的历史时期,科技名词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紧密围绕经济社会、科教文化发展形势充分发挥基础作用,才能不断开创新局面。求真务实是科技名词工作的基本要求,开拓创新是科技名词工作的强大动力。在当前新形势下,我们要将科技名词工作继续推向前进,为我国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基础性贡献。

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五届全国委员会自2005 年9月成立以来,领导各学科分委员会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规划,现已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现在,我代表全国科技名词委向大会报告第五届全国委员会所做的工作,并提出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的工作计划要点,请大会审议。

第一部分 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工作总结

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五届全国委员会以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统领各项工作,充分依靠各分委员会广大专家学者,实现了科学技术各领域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全面协调发展,开创了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新局面。

一、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

1.进一步拓展科技名词工作领域。全国科技名词委根据每年度的工作重点和学科分布状况,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进一步拓宽了开展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学科领域。及时成立了

环境科学技术、教育学、法学、经济学、能源科学

等19个分委员会。此外,医学、物理学、农学、计算机科技、机械工程等21个学科名词审定委员会进行了换届工作。通过相关学科分委员会建设工作,从组织上保证了科技名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广泛深入开展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紧密围绕国家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结合科技名词工作实际,积极开展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第五届全国委员会计划开展40个学科的审定工作,实际开展了55个学科的审定工作。其中,通信科技、语言学、古生物学、药学等部分学科已完成工作任务。医学、中医药学、环境科学技术等36个学科正在进行审定、修订、补充新词和加注定义工作。各分委员会努力贯彻常委会确定的工作计划,开展了大量科学严谨、艰苦细致的工作,从而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名词体系更加完善,并向学科完整齐全、定名科学严谨、定义概念准确规范的科学技术知识体系发展。

3.大幅提高了公布和出版名词书的种类。全国科技名词委在积极组织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的同时,及时公布了遗传学、地理学、生态学等20种名词,以及两岸动物学、两岸化工、两岸测绘学等12部名词对照本。目前,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和出版的名词书种类超过100种,达到102种。

4. 积极开展科技新词命名和发布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非常重视围绕国家发展形势开展工作,密切结合国内外经济社会、科教文化发展动态,研讨和发布社会各界所关心的热点名词和科技新词。目前,正在继续探索新的工作机制、研究新的收词途径,以形成新词工作常态化。科技新词工作及时与社会互动,及时规范并引导社会使用,逐步成为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新的支撑点。

二、宣传和应用推广工作

在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工作期间,全国科技名词委根据工作需要,积极组织力量,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工作。

1.注重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与主流媒体合作,宣传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如在《光明日报》上刊出“纪念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周年”“交流两岸名词术语、促进科学文化繁荣”“探讨汉化科技字母词之路”等三个专版,刊登了路甬祥主任、孙寿山副主任的专访文章,深入宣传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0多年来所取得的工作成就,让社会各界进一步了解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意义。近年来,还在《光明日报》等新闻媒体上刊登“名家与科技术语”等10多篇专栏文章。《科学时报》在头版头条刊登的《科技名词期待规范使用与推广创新》一文,受到中央政策研究部门的关注。通过这些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2.开展科技名词工作法规建设。根据常委会精神,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向国务院法制工作办公室、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汇报科技名词工作情况,并及时与有关机构和人大常委多方联系,中国科学院、科技部和一些人大常委均给予很大支持,不少人大常委在审议《科学技术进步法》时建议将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纳入其中。2009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在科技部、中科院支持和指导下,启动了《科学技术名词管理条例》调研工作。经过较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并初步征询了全国科技名词委和法律界部分专家的意见,在多次修改的基础上,完成初稿的起草工作。下一步拟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相关部委审查修订,取得一致意见后,向国务院申请立项。

3.引导规范应用科技名词。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组织对一些社会关心的用词用语进行讨论。此外,为进一步宣传和展示科技名词工作,两次参加了国家语委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的编写,将科技名词应用状况作为一个专题刊出,以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4.积极开展培训活动。全国科技名词委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及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举办了6期“规范应用科技名词培训班”和其他培训活动,培训达上千人次,极大提高了社会各界规范应用科技名词的意识。

5.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和翻译软件推广科技名词。2010年6月,全国科技名词委与“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签署授权协议,双方共同致力于推广规范科技名词。此外,全国科技名词委与金山软件公司、微软公司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推广审定公布的科技名词。

三、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统一工作

全国科技名词委在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工作期间,始终不渝地按照“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的工作方针,积极、慎重、务实地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统一工作。

每年均多次组团访问台湾和邀请台湾专家来大陆参加两岸科技名词研讨会。通过召开研讨会、互访和其他形式的交流,促进了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统一工作。

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工作期间,先后开展了天文学、信息科学技术、生态学、经济贸易等20多个学科的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统一工作。正式出版了信息科学技术、经济贸易等12个学科的科技名词对照本。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工作对于促进两岸科教文化交流、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并且发挥了十分重要和独特的作用。

四、中国术语学建设工作

全国科技名词委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工作期间,在加强术语学理论研究、不断推进中国术语学学科建设方面取得较大成绩。

1. 联合国内学术团体和专家学者共同开展理论研究工作。通过广泛动员和联合有关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开展术语学理论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一支有数十位专家参与工作的理论研究队伍。

2. 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术语学建设研讨会。术语学研究从理论到实践取得越来越深入的发展。通过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为有关专家发表研究成果,开展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对促进中国术语学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 不断总结理论研究成果。为推动中国术语学建设发展,路甬祥主任亲任总主编,编辑出版了“中国术语学建设书系”。目前,该书系已出版4部专著及1部术语学论文集,此外,还有多部著作在编写或翻译之中。

4. 重视术语学研究方向的人才培养。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组织编写术语学教材,并在一些大学组织举办了术语学理论讲座。通过上述工作,为中国术语学建设培养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方面的人才。

5. 努力推进术语学学科建设。通过宣传和推动,术语学得到社会更广泛的关注和支持。2009年10月,术语学在国家标准的学科分类中获得独立学科地位,为我国术语学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五、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

在国内,全国科技名词委同国家有关部门和机构,如国家语委、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全国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电工术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共同开展有关语言文字、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探讨密切配合、共同推广规范科技名词的措施。全国科技名词委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就军事科学名词审定工作建立了合作关系,为科技名词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发挥基础作用做出开创性的工作。

在国际上,全国科技名词委一直同国际术语学界继续保持着良好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全国科技名词委与俄罗斯、奥地利政府有关部门联合申报课题,并分别被列入中俄和中奥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增进了我国与国际术语学界的相互了解与合作。近些年,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国际术语学界的影响和地位获得显著提高。

六、基础数据库和网站开发应用

2007年以来,全国科技名词委在原有术语数据库和网站系统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开发和增加了一些功能,进一步增强全国科技名词委网站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中国科技术语》期刊建设

为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和术语学理论建设,全国科技名词委十分重视刊物的建设和发展。

从2007年开始,《科技术语研究》更名为《中国科技术语》,季刊变更为双月刊。路甬祥主任亲自为刊物致辞,为刊物的宗旨、读者及作者定位等提出了指导意见。改刊后的《中国科技术语》,开辟了科技名词公布和科技新词发布试用栏目,每期择要刊登全国科技名词委新近公布和对外发布试用的科技名词;追踪社会热点,及时组织刊登时效性强的文章。近年来,刊物保持了较为稳固的读者群和作者群,期刊发行量稳步提升。

八、支持民族地区科技名词工作

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支持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工作,为他们及时提供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科技名词,并尽可能地协助解决其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九、科学文化和工作队伍建设

近些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积极倡导的以科学民主、严谨求实、开放创新、敬业奉献为主要特色的科学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转化成为做好科技名词工作的精神力量。

我国科技名词审定工作是依靠广大专家和学者进行的,目前已建立80个分委员会,有30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其中有300多位两院院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他们都是国内各学科和各行业一流的专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是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中坚力量。各分委员会和广大专家学者都十分重视科技名词工作,因为这项工作对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各个领域的学科建设均有重要意义。因此,参加科技名词工作的专家学者将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看成是重要的科研活动,本着这种深刻认识和对国家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努力开展各项工作,以科学严谨、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开放创新的治学精神,为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次全体会议表彰的10个优秀分委员会和20名先进个人就是他们的集中代表。全国科技名词委向对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全体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全国科技名词委进一步加强了专职工作队伍建设,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有较大提高。事务中心正发展成为开拓创新、办事高效的工作机构,为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组织保证。

过去的5年中,在以路甬祥主任为首的全国科技名词委常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分委员会和所有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在国家相关部委和相关社会团体的支持和帮助下,全国科技名词委各项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事业,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和艰巨,因此,我们应当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改革创新,持续发展,把下一届委员会的工作做得更好。

第二部分 第六届全国委员会

工作计划要点

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的工作要坚持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围绕国家政治经济、科教文化大局与建设和谐社会大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保证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要继续贯彻“全面规划、依靠专家、科学审定、统一协调、正式公布、积极推广”的工作方针,使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在服务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发展、传承中华文化、保障社会和谐等方面更好地发挥基础性作用。

一、全面建设科学技术名词体系

1.继续拓展科技名词审定工作领域。全国科技名词委自成立以来,已组建80个学科领域的科技名词审定分委员会,初步实现了科学技术各领域名词工作协调发展,并形成稳定格局。本届委员会在制定《国家科学技术名词规范化工作发展规划纲要》的基础上,继续开拓新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领域,将审定工作基本覆盖基础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农学、医学、社会科学和军事科学等各个领域,建设形成包括100个学科(行业)领域的科技名词审定工作系统。

2.深入高效开展科技名词审定工作。迄今为止,全国科技名词委已公布了85种科学技术名词,其中有35种为定义版科技名词。本届委员会将根据国家发展形势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继续深入开展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公布工作。计划开展审定以及修订、增补和加注定义工作的学科为医学、中医药学、环境科学技术、农学、教育学、社会学、法学、军事科学等75个学科。通过上述学科审定工作,进一步充实和完善我国科学技术名词体系。

3.加快公布、出版工作进度。在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工作期间,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将覆盖更广泛的领域,以适应我国科学技术、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国内外科技、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在加快公布出版各学科名词的基础上,适时启动《国家科学技术名词大词典》项目的立项申请和实施运作工作。

4.关注科技新词的及时定名,引导社会规范用语。在科学技术名词体系逐步完善的基础上,集中更大力量开展科技新词收集和审定发布工作。及时引导社会与公众规范使用科技名词,实现科技名词工作与社会形势同步协调发展。对已发布试用的科技新词,要在收集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及时组织专家进行终审、正式公布。

5.积极探索新型审定工作方式。在继续坚持科技名词工作已形成的优良传统和科学系统的审定原则及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新型审定工作方式,探索信息化技术应用与专家甄选审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能。

6.切实保障审定公布科技名词工作质量。当前正值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与此相适应,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学科覆盖规模扩大,收取词汇数量增大,特别是所有学科将增加定义,都对审定公布科技名词的质量保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各学科分委员会和专职工作机构都要继续发扬科技名词工作优良传统,始终坚持“三审制”原则和严格的工作程序,广泛征求并听取同专业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以科学民主、严谨求实的精神对待审定工作。科技名词专职工作机构要进一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和实施措施,确保审定和公布出版工作质量,保持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的权威性。

二、充分发挥宣传推广的导向作用

全国科技名词委在继续深入开展科技名词审定公布工作的同时,应当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应用推广工作,使已公布的科技名词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更好地为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服务。

1.依靠相关部委推进科技名词工作法规建设。由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应用科技名词的政策措施,加大行政推广和监督管理的力度,进一步明确科技名词应用的范围,为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

2.增强与相关主流媒体的合作。充分发挥媒体时效快、影响范围广的传播优势,做好规范科技名词的社会宣传、服务和引导工作。抓住关键契机,精心组织策划重大选题和活动,开展宣传推广工作。

3.注重行政推广与市场推动相结合机制。在加强科技名词工作法规建设的基础上,注重市场推动的力量。及时在网络上公布科技名词,实现开放检索并提供咨询服务。依靠所公布名词的权威性,通过与各大网站、新闻媒体、辞书出版机构关联互动、互利双赢,使规范科技名词形成覆盖市场的主体优势和优先地位,借助市场力量推动科技名词规范化。

4.与相关部委合作开展培训活动。努力办好各类型的应用推广规范科技名词培训班是宣传推广工作的重要形式。一是形成常态化,争取纳入各相关领域的职业培训规划。二是扩展培训范围,深入到与科技名词应用推广工作相关的各个领域。三是不断积累经验,提高培训工作水平。

5. 加强《中国科技术语》期刊建设。《中国科技术语》要坚持为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服务的宗旨,坚持为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服务,坚持高层次、高质量、高水平,面向社会、面向读者的办刊方针,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特色,加强期刊规范建设,使刊物成为全国科技名词委工作窗口和促进中国术语学建设学术平台。

6. 加强出版发行工作。在出版工作中要确保科技名词书和期刊的编辑、印刷和装帧质量,增加出版物品种,及时出版科技名词合订本和电子版本,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充分利用,以及尽可能扩大现有的发行渠道,增大科技名词出版物和刊物的发行数量。

三、健全深化科技名词工作协调机制

目前,全国科技名词委已公布近90种科技名词。在此基础上,审定工作将更加深化、细化,更加注重各审定工作学科之间,以及同各相关标准之间的科技名词的协调一致性。

1. 各学科之间的协调一致。全国科技名词委现已建立80个学科分委员会,不少学科已开展第二版补充修订工作,同时,当代很多学科呈现相互渗透,交叉融合趋势。根据这一特点,审定公布工作要更加注意新老版本之间和各学科之间科技名词的协调一致,发扬科学民主精神,遵循“科学性”“单义性”原则,坚持“副科尊重主科”的协调机制,保证科学技术名词体系的协调性和完整性。

2. 同相关领域标准之间的协调。在工程技术领域的国家标准、部颁标准与行业标准中均有大量科技术语,全国科技名词委审定工作一直重视与上述术语之间的协调统一。要同国家标准化工作机构建设更广泛的相互参与机制及合作协调机制,在更广泛领域、更深层次上实现科技名词规范化。

四、积极开展两岸及港澳地区名词工作

全国科技名词委将进一步增进同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专家学者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开展科技名词交流、对照统一活动,促进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各领域的交流合作。

1.继续开展海峡两岸科技名词交流对照统一工作。当前,海峡两岸经济社会、科教文化交流合作进一步扩大,形势向好。我们将继续遵循“积极推进,增进了解;择优选用,统一为上;求同存异,逐步一致”的工作方针,以交流对照为主,重在逐步统一,积极推动和组织两岸专家分学科领域开展科技名词交流研讨和对照统一工作。与此同时,要进一步增加科技名词交流合作的形式和内容,两岸各自将各学科已对照名词及时刊发在两岸相关网站,以及收录在相关语言工具之中。并且,还将探讨并建立两岸协调工作机制,使科技新词工作实现两岸共同研讨、协同定名。

2.推进港澳地区科技名词的协调一致。第六届全国委员会要进一步发挥港澳委员的作用,增进同港澳地区专家学者的联系与合作。在各学科领域科技名词的审定公布工作中要注意听取港澳地区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协商制订适合港澳地区实际状况的计划和措施,推进港澳地区科技名词的协调一致。

3.承担《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大词典》的编写工作。目前,国台办已委托全国科技名词委全面开展两岸科技名词对照工作。全国科技名词委将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完成100个以上学科的两岸科技名词整理和对照任务,集中力量组织专家编写《海峡两岸科技名词大词典》。

五、稳步推进术语学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

中国术语学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知识创新工作,对于指导我国的科技名词工作实践,解决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中的疑难问题,提高专业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工作。继续提高我国术语学理论研究水平,要在术语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上形成一定规模。

2.编辑出版“中国术语学建设书系”。努力贯彻路甬祥主任提出的四项出版方针:“坚持质量第一、提倡学术争鸣、坚持求真务实、力求出成精品”,继续组织编撰和出版“中国术语学建设书系”。

3.努力开办术语学相关课程。在大专院校开办术语学相关课程,是中国术语学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要积极组织和支持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有关院校开办术语学理论讲座,并努力争取在大专院校开设术语学相关课程,为社会培养术语学及相关领域的专门人才。

六、广泛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活动

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工作期间,要继续加强与国内各相关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保持和增进

相关领域专家的交流与合作。继续活跃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提高科技名词工作的国际化水平。

1. 继续增进同国内相关工作机构合作。广泛参与国内科技名词相关领域的工作,如国家语言政策、语言学研究、术语标准制修订等方面的工作,共同开展有关语言文字、科技名词规范化的工作,探讨相互配合、共同推广规范科技名词的措施。

2. 继续支持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工作。继续关注和支援民族地区的科技名词工作,在审定工作方式、技术咨询服务、提供基础数据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使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发挥好自己应有的作用。

3.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继续保持和加强同国际学术机构和专家学者的交往,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逐步缩小与国际术语学研究领域的差距,使我国术语学研究工作在国际上占有一定地位。

4.提高科技名词工作的国际化水平。密切关注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态势,紧密追踪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在科学技术概念上与国际

保持一致;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成果介绍到国际社会中去,为中国科技文化走向世界做出不懈努力。

七、加强科技名词工作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科技名词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的支持下,建设科技名词审定工作平台、科学数据与信息共享平台、科技名词资源体系等三项基础设施,并通过科学规划和信息共享,形成服务于审定公布和应用推广科技名词的支撑体系。

八、大力弘扬科学文化和加强工作队伍建设

全国科技名词委在造就一支优秀的科技名词工作队伍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科技名词工作特色的科学文化。今后,我们应当进一步发掘和完善这一科学文化的深刻内涵,保持和发扬优秀的文化传统,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其成为科技名词工作队伍持续进取、开拓创新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一是紧密依靠和充分发挥各分委员会与广大专家学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建设形成汇集各学科领域高水平专家的审定工作队伍;充分发挥相关领域学会、协会及社会团体和各领域专家学者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建设形成广泛参与的全国性的专家工作网络。共同努力,推进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是在专职工作队伍建设上,要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引进和培养计划,将人才队伍建设与科技名词审定工作,与数据库、语料库和知识库的建设工作,与理论研究和宣传推广工作相结合,为科技名词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专业保障。

各位委员、各位代表:

全国科技名词委成立25年以来,在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各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国家快速发展的总体形势和任务,对科技名词规范化事业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机遇。我们要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跟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步伐,抓住历史机遇,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提高我国科技名词规范化工作水平,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持续推向前进,以我们不懈的努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基础性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