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工作报告 > 实践实习 >

实践实习

大学生学生公寓志愿服务站的构建探究

发布: 2020-06-20 04:29:50   阅读: 次 【   

摘 要:为加强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笔者对学生公寓志愿服务站进行相关构建,在构建过程中导入具有创新性的学习型组织、服务型组织管理理念,并重视组织公信力的建设,激发每位成员的自我意识,实现成员的个体价值,进而实现公寓志愿服务站的价值。

关键词:公寓管理;学生组织;学生公寓

一直以来,学生宿舍管理工作,是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日常的监督管理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整体来看,高校学生宿舍仍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松散、粗放化的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细致化程度不高,缺失建立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管理体系,难以满足新时期高校内涵发展要求[1]。学生公寓志愿服务站的构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完善高校学生公寓的管理。完善学生公寓管理,需要借助学生公寓志愿服务站这一重要载体,因而必须重视服务站的构建与发展,笔者认为要构建好服务站,需要导入具有创新的学习型组织、服务型组织的管理理念以及重视组织公信力的建设。

1 学生公寓志愿服务站概述

学生公寓志愿服务站是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公寓管理成立的学生组织,服务站分总站与分站两个层级,总站负责学生公寓各分站的整体把控与协调、工作计划的制定与落实,分站分设在每栋公寓楼,负责该公寓楼内各项工作的管理、服务等具体事务。同时,总站下设各职能小组,包括秘书组、宣传组、纪检组、报修组等,各小组分司其职,责任明确,职能小组成员从服务站全体成员中选拔产生,形成一套人马,两个班子的高效格局。

经过在服务站构建过程中的摸索实践发现,服务站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公寓管理的松散、粗放,随着对学生志愿服务站规范化、科学化、细致化的深入指导与管理,将进一步促成并完善学生公寓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管理体系。

2 构建学生公寓志愿服务站的意义

首先,服务站的建立是加强学生公寓管理的重要举措[2]。服务站由各个分站构成,在每栋宿舍楼设立服务站值班室,能迅速准确掌握并及时反馈每栋宿舍楼的动态信息,是做好学生公寓安全稳定工作的有效载体。

其次,服务站能及时调研、收集、反馈学生上报的有关公寓方面的问题,比如门窗的维修、公共区域的保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等,是学生公寓维护学生利益、传递学生民意的窗口。

再次,服务站的建立,有效促进了学生公寓内务天天处理、天天整合、天天规范、天天清扫、天天检查、天天改进的“6T”管理体系长效机制的建立,显著提升了公寓内务水平和学生纪律观念,是学生公寓管理学生的重要途径。

此外,服务站的建立还有效提升了公寓文化建设、丰富了公寓学生活动等。

3 导入管理概念的举措及其重要性

学习型组织”这一概念是由美国学者佛睿斯特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的,彼得·圣吉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按照他的定义,“学习型组织,即是有效整合组织内部成员的创新能力,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成员学习动力,提升个体素质,提升组织整体效能。服务站作为校级学生组织,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明确了三大目标:1)提高思想认识,随时学习。2)提升能力素质,提高服务站学生干部的谋划力、执行力、战斗力,围绕服务站的各项工作多想问题、多想办法,不断改进完善各项工作。3)增强团队的凝聚力,通过建立学习交流平台、组织团建活动等加强团队成员的沟通与协作。

同时,服务站的定位是服务型组织。伟大领袖毛泽东最早提出了“为人民服务”,后来发展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在服务站建设初期,很多学生对于管理和服务的认识不清,认为服务就不能管理或者管理就不是服务。通过开展“服务与管理”大讨论活动,使学生了解并认同服务型组织的概念,从“管理型”转向 “服务型”,树立“全心全意服务” 的理念,同时,一是要打破层级观念,让每一位服务站学生都感到他是服务站的主人,二是尊重每一位同学、善待每一位同学,给与他们提供应有的帮助。

4 加强公信力建设的举措及其重要性

服务站作为校级组织,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公信力的建设是服务站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第一加强组织文化建设,凝练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对组织整体、个体制定富有特色的长期目标、短期目标,注重个人魅力和团队力量,乐于完成组织的任务、完善组织的体系,通过传递组织价值观,建树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

第二加强组织制度建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服务站通过充分发掘集体智慧,制定组织制度,引导并监管服务站成员的言行。此外,通过个人经验交流讲座制度、规划集体培训、团建活动制度等方式创建营造和谐健康、协作的组织氛围。

5 学生公寓志愿服务站构建的方法和途径

第一推进制度建设,保障良性运行。结合服务站工作实际,出台准入退出机制、考评机制、激励机制等制度,将激励机制与考评机制、准入准出机制相结合,实现成员间的有益竞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另外,还要制定服务站的总章程、日常事务执行的细节标准等,以提高学生的规矩意识,提升组织的运行效率。

第二加强文化内涵,实现持续发展。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公寓志愿服务站内涵式发展、可持续发函的重要基石,是确立服务站发展定位、成员成长的助推器,能够提高团队凝聚力与竞争力,带动全体成员为组织发展、为实現共同愿景而努力奋斗。

第三重视成员培育,为各项工作赋能。服务站作为创新性的学习型组织,应建立完善的培育模式,一方面通过先进的知识、理念来武装成员的头脑,另一方面,通过实践活动有针对性的提升成员的创新创造能力。将理论与实践、服务站与广大师生、服务站文化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使每位成员在学习中提高本领,并通过实践运用到服务站各项工作中去,最终达成学生公寓志愿服务站的核心使命。

6 学生公寓志愿服务站构建过程中的难点

服务站作为校级学生组织与普通组织不同,它能够促进学生公寓管理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是学校联系学生的重要桥梁,公寓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推进与服务站的工作情况直接相关。服务站的构建过程存在着许多难点,主要概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服务站缺乏有效宣传,广大师生对服务站认识不深。服务站作为在学生宿舍管理服务方面最贴近学生的组织,职能宣传不够有效充分,师生对其职能和意义认知不深,导致组织在纳新等工作中比较缺乏优势。如何做好有效宣传、提高认知度是服务站构建过程中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重点。

第二组织文化内涵有待强化,服务站干部成员工作热情不够。服务站事务性工作较多,有时会与成员参与的其他组织中的活动相冲突,成员在取舍的过程中往往会舍弃服务站的工作。此外,因为文化内涵的薄弱,有的成员认为服务站工作与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联系不够密切,也降低了成员的积极性。构建服务站需要考虑如何以内在的吸引力凝聚一批骨干成员并积极为服务站的发展出谋划策,同时使服务站成员收益其中。此问题的解决,对于服务站的内涵式发展以及各成员自我超越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对服务站成员的培育模式有待完善,各项活动的效果差强人意。对服务站成员的培育往往具有随意性和临时性,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培育体系。培育模式的欠缺是导致服务站成员“做的多、想的少、重体力、轻脑力”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针对此现象,应注重培育体系的建立及培养模式的完善,使服务站能够持续发展、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倪建发.高校后勤社会化与学生宿舍管理[J].广西社会科学,2003(5):191-192.

[2]魏玲,余家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8(21):1.

作者简介

赵旭光(1986-),男,山东莱州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