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应用材料 > 研究实验 >

研究实验

湖北嘉鱼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发布: 2022-10-18 09:30:18   阅读: 次 【   

    
    摘要:如何提高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文章在深入湖北省嘉鱼县进行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嘉鱼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及其农业产业现状,分析嘉鱼县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原因,总结其产业调整的经验,以期能对各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湖北嘉鱼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嘉鱼农村产业结构现状
 
    (一)嘉鱼县农业结构
 
    13年来,嘉鱼农业种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农民由单一种粮迈向多种种植,尤其是蔬菜和瓜果的种植与经营形成规模,成为特色,享誉全国,可谓“粮稳菜兴,优势凸现”。蔬菜种植已成为全县农业的第一大产业和主导富民产业,它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2007年全县农业总产值2721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17元,分别是1978年的54倍和33倍。其中蔬菜产值达11.9亿元,为全县农民人均提供纯收入2400元,分别占农业总产值的44%、种植业总产值的70%和农民纯收入的54%。
 
    (二)嘉鱼县农业产品的运营
 
    1、三种类型营销方式。嘉鱼农业从营销方式而言,归纳为三种类型,即中介型、自营型、产销复合型。表现为:一是专门从事为外来客商代购代销的代办业务户,其收入主要来源于代购手续费,采取这种方式的经纪人约占从业人员70%左右。二是专门从事物流运输中介服务,在客商、货运司机和本地代购户中间牵线搭桥,从中提取中介手续费。三是有既从事代购代销,又兼顾自购自销的经营户,他们在代购代销的同时,根据市场行情适时组织货源,联系车辆,将蔬菜直接运往外地农贸市场销售。四是有专门从事自购自销的营销户,他们长年通过与种菜农户签订供菜协议。五是有将所在区域内的蔬菜收购起来,然后依托于本县其他区域的代办业务户把蔬菜销售出去的“转手贩子”。六是有既搞蔬菜购销,又从事蔬菜种植的产销兼顾经营者,他们的年度购销额小,正在由生产领域向流通领域过渡。
 
    2、三种组织形式。嘉鱼农业从组织形式而言,归纳为三种类型,即松散型、紧密型、个体型。具体讲,一是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平时以各自经营量多少获得利润,年终依据章程规定按股分红。目前,从事蔬菜经营的专业社有11个,入社社员3000余户。二是有由经纪人个人投资承办的物流信息中介服务部,全县有10多个。三是有由经纪人个人投资兴办的蔬菜营销服务部,全县有70多个。四是有由部分经纪人合伙组建形成的季节性蔬菜购销团队,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一般以牵头人家庭住所为联络办公点,采取股份制形式筹集资金合伙经营,所获利润按股分红。
 
    3、经营网点和营销人员分布不平衡。由于受地域、产业规模和交通等方面的影响,经营网点和营销人员的布局差异较大。一般地,产业发展较好,交通便捷的地区经营网点和从业人员较多,反之则少。
 
    4、物流单一。一是本地物流没有跟上,目前嘉鱼县较大吨位从事蔬菜运输的车辆几乎为零,全部蔬菜由外地车辆运输,这与庞大的蔬菜资源相比较,极不相称。二是销售地相对集中,市场还待开拓,从销售区域来看,蔬菜主要集中销往南北两端,东西走向较少,就连武汉这样近在咫尺的大都市,蔬菜进入量也是微其甚微。其市场有待开发拓展。
 
    5、产品相关延伸不够。一是交易市场缺乏。目前,嘉鱼县没有一个专门从事蔬菜交易的农贸批发市场,不利于形成规范、良好和成熟的市场交易方式。二是产品深加工不够。在蔬菜深加工、冷藏等项目建设方面,除潘家湾、新街两镇分别由个人投资建造有的小规模冷库外,深加工产业项目甚少。没有形成高附值的产品,产品只能卖大路货,靠走量盈利,方式单一,效益相对较低。
 
    二、嘉鱼县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成因
 
    (一)主观原因
 
    1、利润驱动——根本原因。嘉鱼县成为蔬菜大县,是靠自己探索发展起来的。农民在选择种植时,决策方式朴素,首先看到的就是利润。所以,利润是嘉鱼县形成当前农业产业结构的最根本的原因。
 
    2、农民偏好、习惯及经验摸索。嘉鱼县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在中央惠农政策的推动下,全县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同时,不同农民结合自己种植经验和往年习惯,选择不同作物种植、分配不同作物比例等等。所以,农民群众经过多年经验总结,有了适合自己种植的方法。
 
    (二)客观原因
 
    1、市场的需求,价格的拉动。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价格是由市场机制调节形成。市场对蔬菜的需求,提高了蔬菜价格。农产品价格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益,大家选择价高农产品进行种植。所以,嘉鱼县农业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市场机制影响的。
 
    2、便捷的交通。嘉鱼县隶属武汉城市圈,至武汉市区80公里,至京珠高速公路入口和在建的武广高速铁路20公里,武蒲公路、咸潘公路、京珠高速公路连接线、嘉赤公路等4条省道和县乡公路、通村公路组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这些网络为嘉鱼的蔬菜走出去奠定了基础。
 
    3、适宜的气候。嘉鱼县地处江汉冲积平原,属副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平原丘岗交迭,素有“锦绣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全县盛产蔬菜、螃蟹、美国叉尾回鱼,中国大鲵(娃娃鱼)及粮、棉、油、茶、果、麻、意杨等农产品。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使嘉鱼县成为湖北省的蔬菜生产大县。
 
    4、政府的扶持。政府以政策扶持为保障,注重培植品牌,服务产业发展。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设立蔬菜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支持和鼓励从事蔬菜生产、加工、贸易等经营活动。嘉鱼县聘请华农等院校的教授担任技术顾问,每年推广种植蔬菜名优品种30余种,淘汰低效落后品种20余种。嘉鱼县成立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蔬菜主产区设立检测点,进行跟踪监测。借助“联乐”、“田野”两个工业品牌的知名度,嘉鱼注册了“联乐”牌蔬菜、“田野”牌瓜果,有18个品种获得国家绿色产品和无公害产品认证。在政府扶持下,嘉鱼县的蔬菜产业在抵御市场风险中日益壮大、成熟。
 
    (三)产业结构利益的平衡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推手
 
    1、地方政府。当前的产业结构在符合国家大环境政策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展示地方政府的政绩,为其获取一定的利益,同时能够切切实实为农民带来收益。政府利益无非发展地方经济,帮助农民快速致富。县政府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就必须跳出传统农业的束缚,积极探索农业发展新思路,为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那么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实施蔬菜、水产富民战略,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效益农业、科技农业的转变,就是嘉鱼县新的探索和突破。镇乡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依赖上级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和行政指令,但他们也力求因地制宜和因势利导去凸显自己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同时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乡镇和村庄既彼此联系,优势互补合作,同时也存在良性竞争,促进嘉鱼县农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经纪人。经纪人和经纪人协会是嘉鱼县农业的一个亮点,也是他们将农业产业化做大做强的有力动因。嘉鱼县经纪人协会有自己的章程和公约,发展当地农民成为会员,积极地开拓市场,捕捉市场动向,向农民提供新信息,正确引导本地农民根据市场需要组织生产。他们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农产品营销网络,牢牢地把握着自己的市场份额。经纪人协会作为中介机构,当然也有盈利的需要,为农民提供最新的市场信息的同时也会自己销售或收购农产品以获取利润。经纪人不光只是中间人,他们也是农民,有自己的土地和农产品。他们在农忙时可能在田间地头劳作,而在闲暇或农产品收获待售时则跑全国各地拓展市场,寻找经销商,菜贩果贩。他们的作为极大地影响了其他农户的种植决定,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与此同时他们作为经纪人,了解市场需求,掌握最新市场行情,懂得什么农产品市场有需求,他们对当地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影响很大。
 
    3、经销商。经销商在一定程度上是市场的代名词,了解市场最新的动态,将嘉鱼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获取利益。他们虽然不能直接影响农产品的结构,但是间接影响很大。现在很多农民销售农产品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原来的产品观念到现在的市场营销观念,有产品导向到市场导向。经销商需要什么农产品,只要下订单,农民就会种植什么产品,等于在一定程度上间接的决定了产业结构。经销商直接与市场打交道,直接与农民相接触,是市场和农民中间的桥梁。他们不在乎农民到底种什么划算,只在乎收购什么,销售什么赚钱。所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会促进相关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
 
    4、农民。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是农民。嘉鱼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正是基于农民们的农业种植决定。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形成过程中的利益博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的形成过程其实是相关利益方面通过较量和协商等等途径来博弈追求己方利益的过程。相关方的利益达到平衡才能维系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的稳定,反之如果任何一方不满足当前的己方利益,打破了目前的平衡,随之而来则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稳定的农业产业结构就可能被打破而进行调整,新的一轮博弈就会展开,直至新的平衡形成。
 
    三、产业调整经验分析
 
    (一)因地制宜
 
    嘉鱼地处江汉冲积平原,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这些气候土壤条件给嘉鱼提供了广泛的农产品选择空间。
 
    (二)因势利导
 
    嘉鱼邻近城市湖北咸宁市在这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效,特别是实施“在山上再建一个咸宁”的战略,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两型农业”建设突出生态、高效、立体、有机、循环、节约、庄园、观光等八大农业模式,重点以发展“城郊型农业、优势特色农业、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为突破口,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农业增产增效”为目标,为全国农业发展作了一个典范。同时,农业的规模化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嘉鱼作为咸宁市下面的县,在政策上就有着一脉相承的优势。
 
    (三)放手发展
 
    嘉鱼县农业的产业调整最大的一个成功的经验就是他们农业的转化是农民自发转化的,农民从自身的经验出发,以自身能够获得的最大利益为目标来探索更好的发展道路。多年来的粮油大县,其实并未能给嘉鱼带来可嘉的收益。在县委、县政府的倾力支持下,那些敢冒风险的先行者站了出来,一户示范,户户跟进。蔬菜种植面积从最初的几千亩,发展到46万亩。大路菜、精细菜、水生菜、野生菜、果用瓜、冬瓜等六大基地逐步成型。
 
    (四)政府支持
 
    嘉鱼县政府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注重培植当地农业品牌。设立蔬菜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支持和鼓励从事蔬菜生产、加工、贸易等经营活动。广辟投资渠道,建立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农民、企业等经营者投资为主体,以金融部门支持为依托,以社会资金及市外资金为补充的投入机制。从多方面为本县农业发展提供支持。
 
    四、小结
 
    解决三农问题,除了政府的政策,更正要的是利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其看不见的手之作用。农民的要求很朴素,他们自发地根据收益来做选择,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进行改革。政府一方面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做好相应的指导和服务工作。这样才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持续发展,农民获得更多的收益,从农民自身的利益出发,来解决三农问题。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