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 >

学习心得

观看青春新征程奋进十四五主题云团课观后感心得

发布: 2023-02-01 08:10:07   阅读: 次 【   

观看青春新征程奋进十四五主题云团课观后感(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全会总结了我国“十三五”期间取得的历史性发展成就,擘画我国“十四五”发展的宏伟蓝图。面对“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对着力发现和培养各方面优秀干部和人才,提供坚强的干部人才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激荡干部队伍“一池春水”。党的事业成败关键在队伍,关键看干部。激荡干部队伍“一池春水”,推动伟大事业,必须校准“定盘星”。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始终胸怀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胸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全局,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吹响“冲锋号”。要深入落实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立起选人用人的政治标尺,鼓励干部做负重前行的人、披星戴月的人、鞠躬尽瘁的人,鼓励干部始终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鼓励干部为人民服务、为地区发展奋斗、为实现梦想拼搏。必须用好“指挥棒”。坚持实绩导向,改进考察方式,以干部干事实效、组织和群众认可满意为基本标准。以本事论英雄,让肯干事、善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有舞台、有前途、有奔头。同时,要明确“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让能干者、实干者有动力,让平庸者、观望者没市场。

招引各方人才“一群雁阵”。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广聚天下英才起而行之,使各方人才竞相涌现,勇敢投身伟大事业,须有“求贤若渴”的真诚。要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从心底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人才学习、工作、生活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保证薪金待遇,对高精尖人才,柔性引才和个性化引才相结合,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须有“用人之才”的舞台。要健全市场机制,通过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人才创设与人才专业研究方向对口、研究领域一致的项目企业,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舞台。要争取国家级实验室、科创平台、孵化基地等,通过行政手段为人才施展才华搭建舞台。须有“容人之过”的雅量。面对自己所用的人才在很多方面比自己突出,某些领域的见识、能力和威望甚至超过了自己,不能出于私心、妒忌打击,而要容人之才、赞人之才。要从全局出发,在维护原则的前提下对人才的短处有所包容,切莫以“小肚鸡肠”对人才的细小不足耿耿于怀、斤斤计较。

烧旺担当作为“一尊熔炉”。干部和人才“两支队伍”集结完毕,就要用好他们。要抓住制度创新的“牛鼻子”。针对干部和人才队伍现状,建立务实管用的管理机制、激励机制、惩戒机制、评价机制,落实资金、项目、平台、政策等要素,通过制度把干部和人才管好用好。要用好实践历练的“主战场”。把干部放在艰苦的环境中,多接几回烫手的山芋,多啃几次难啃的骨头,把干部锤炼成担当干事的干部。把年轻人才放在挑大梁的位置上,鼓励创新创造、鼓励探索试验,攻克前沿技术和未知领域。要倡导健康高雅的“新风尚”。把规矩和纪律作为干部、人才队伍创新创业的安身立命之本,树立“信任不能代替监督”“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引导干部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追求健康高雅的生活情趣,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干事,以忠诚干净担当的良好形象扬帆奋进“十四五”,勇立潮头再当先。

观看青春新征程奋进十四五主题云团课观后感(二)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十九届五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从十二个方面分领域阐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重点任务,为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开启新征程,夺取新胜利,就要深刻领会全会重大战略部署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创造性地把重大战略部署对接具体现实、化为具体方案、变成具体措施,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把握战略重点,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找准主攻方向,才能一子落而满盘活。这次全会的一大突出特点,就是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围绕主要矛盾,_发展难题,有针对性地作出战略部署。从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到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从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到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全会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充分体现时代新变化,符合实践新要求,反映人民新期待。这些高屋建瓴的谋划,清晰明确的部署,既立足当前实际问题,聚焦“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敲定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又注重解决事关长远的改革发展问题,着眼于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未来十五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基础、立支柱、定架构。按照全会精神指引的方向,将全会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置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总框架下统筹推进、全面落实,我们就一定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重塑竞争新优势,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全面落实重大战略部署,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一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新阶段的发展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是高质量发展。总览全会提出的一系列战略性、创新性举措,比如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等,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的要求贯穿始终。贯彻落实全会部署的目标任务,就要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提高以新发展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全面落实重大战略部署,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激发新活力,塑造新优势。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根本动力靠的就是改革创新。把脉全会提出的各项战略部署和发展任务,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需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需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事实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一切伟大事业,每向前推进一步,都需要以改革创新来开辟道路。迈入新发展阶段,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坚决破除一切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我们就一定能更好贯彻落实全会各项决策部署要求,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注入强劲动力,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观看青春新征程奋进十四五主题云团课观后感(三)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接续奋斗、攻坚克难,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9.1万亿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6%,预计“十三五”期末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基本实现;“十三五”时期实现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建议》确定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综合考虑了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充分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从目标导向看,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建议》细化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紧紧锚定了2035年远景目标。从问题导向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牢牢聚焦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实际效果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着重关注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未达到全球平均水平,远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在创新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一些关键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这就要求我们在“十四五”时期,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观看青春新征程奋进十四五主题云团课观后感(四)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从国际形势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影响而面临冲击。从国内情况看,我国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尤其是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同时更要看到,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建议》强调,发展必须坚持新发展理念,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十四五”时期,要围绕实现这一目标,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坚持振兴实体经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补齐产业链薄弱环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夯实农业基础。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通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完善配套政策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加快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同时,立足国内大循环,协同推进强大国内市场和贸易强国建设,形成全球资源要素强大引力场,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

观看青春新征程奋进十四五主题云团课观后感(五)

全面贯彻“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

指导方针是总体要求和行动指南,必须贯彻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切实把指导方针落到实处,贯彻好新发展理念。

要立足国情、聚力发展,着力办好自己的事。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水平并不高,农业基础还不稳固,制造业和服务业正在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我国要在现代产业、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领域接近或者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还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基本国情、立足最大实际,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要贯彻好新发展理念,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特别是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把自己的事办好,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也会给各国带来机遇。

要稳中求进、务求实效,协调推进各方面工作。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对于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量而言,一定意义上讲稳就是进。要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以自身发展的稳定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们在“六稳”基础上提出要“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做到“六保”特别是“前三保”,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保基层运转是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转的重要保障。“六保”不仅是当前工作的着力点,也是“十四五”时期要面临和解决的重大课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实现更高目标夯实基础。经济社会是个大系统。要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城乡区域平衡发展、产业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世界经济,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我们强调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决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封闭运行,而是既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也要更大力度扩大对外开放,构筑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要践行宗旨、施政为民,在发展中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增进民生福祉。当前,人民群众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还有不少不满意的地方。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将更加广泛并且日益多元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民之所望就是施政所向。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促进社会公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合理区分基本公共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服务,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支持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也有利于扩大内需,要突出民生导向,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扩大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拓展市场空间、拉动经济增长,走出一条经济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建议》已经全会审议通过,国务院将据此制定“十四五”规划纲要。要把指导方针真正体现到“十四五”规划纲要制定中,从主要指标设置到重点任务谋划,从重大工程确定到重大政策提出,都要鲜明体现《建议》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方针,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制定出一个符合我国实际、顺应人民期盼、引领未来发展的好纲要。在制定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以及地方规划时,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切实增强大局意识和系统观念,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把指导方针的各项要求贯彻到相关规划中去,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国家规划体系。要健全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机制,完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机制,确保党中央关于“十四五”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中国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是广大干部群众筚路蓝缕、千辛万苦干出来的。把规划变成现实,要把指导方针真正体现到实际行动中,仍然要靠苦干实干。各地区、各部门要强化责任担当,发扬实干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我们国家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要不断提高在复杂形势下谋发展、抓落实的能力,善于用改革创新办法_难题、化解风险,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坚决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创业创新松绑减负降门槛,充分激发上亿市场主体活力和全社会创造力,汇聚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

蓝图已经绘就,使命催人奋进。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