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心得体会 > 全国两会 >

全国两会

92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

发布: 2022-02-24 04:06:32   阅读: 次 【   

[摘要] 目的: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效果。方法:对92例窒息新生儿实施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结果:治愈78例,占84%,放弃治疗8例,占8.7%;死亡6例,占6.5%;随访78例患者中,72例神经、运动、发育智力正常,占90%。结论: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给氧,气管插管,保暖及有效复温,合理喂养,纠正酸中毒,早期干预等措施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7(a)-160-02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婴儿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它是指胎儿因低氧发生宫内窘迫以致新生儿出生后出现以呼吸循环衰竭为主、伴有中枢系统及代谢功能障碍的综合征。虽然复苏是抢救生命的关键,但复苏后仍会出现反复窒息和并发症,因此,复苏后的密切观察和良好的护理是降低死亡率、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环节。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科共收治新生儿窒息92例,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92例中,轻度窒息(1 min内Apgar评分4~7分)26例,占28.2%,重度窒息(1 min内Apgar评分0~3分)66例,占71.8%。

2结果

治愈78例,占84.7%,放弃治疗8例,占8.7%,死亡6例,占6.5%。

3护理

3.1建立通畅的呼吸道

3.1.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胎儿娩出后挤出口鼻内的羊水和黏液,这是预防羊水吸入的一种有效的方法。摆正婴儿的体位,使患儿头部后仰,颈部伸展,可在其肩胛下垫一块毛巾,将肩部抬高2.0~2.5 cm,使婴儿的鼻孔朝向天花板,也可将头转向一侧,这样会使液体积聚在口腔,而不是咽后部。

3.1.2刺激呼吸新生儿擦干全身和清理呼吸道后,倘若自主呼吸不能建立,可给予短暂刺激,如拍打足底或快速有力地拍打背部,挤压胸部,对原发性呼吸暂停通常1~2次能刺激呼吸。

3.1.3吸痰吸痰是保持呼吸道的主要手段,取头稍高,右侧卧位,吸痰以低负压[1],气管插管所用的吸痰管不超过气管插管内径2/3,一般情况下,每隔2小时吸痰1次,每次操作不超过15 s,操作过频,时间过长必将影响患儿通气,造成不必要的损害,还可结合肺部听诊或分泌物多少来决定吸痰间隔时间,吸痰前后给予高浓度的氧气。本组16例患儿吸痰黏稠不易吸出,经0.9%NS 10 ml+沐舒坦15 mg雾化后较容易吸出。

3.2合理供氧

新生儿建立自主呼吸后仍有发绀时,可以给氧,氧气的流量为6~8 L/min,皮肤苍白或发绀,可采用气囊面罩正压给氧。无论何种方法给氧,均应注意氧气的湿化,吸氧时,一定要保持导管的通畅,防止分泌物阻塞,影响给氧效果,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选择最佳供氧方式,可选择头罩,CPAP正压,用人工呼吸机。

3.3气管插管

如果要求长时间正压呼吸,而气囊面罩人工呼吸无效,需进行气管插管。足月新生儿用1号喉镜片,早产儿用0号喉镜叶片。根据患儿体重情况选择气管导管。操作者站在婴儿头侧,让患儿平卧,颈部适当仰伸,接通喉镜电源,左手持喉镜,用拇指与示指、中指、无名指持镜柄,叶片朝前方,用右手稳住患儿头部,喉镜叶片插入应沿舌面滑入,顶端达会厌根部,上抬叶片(不要用力撬),声门及声带暴露后,插入气管导管,看准声门将管子推入,直到管子上的声带线达声门,右手将管子固定于患儿面部,左手小心退出喉镜叶片,接上复苏囊开始人工呼吸,直到恢复自主呼吸方可停止。

3.4保暖及有效的复温

在抢救患儿的同时,还应注意保暖。新生儿散热时,代谢率增加,需氧量上升,造成热量丢失,不利于抢救。正常室温应控制在26~28℃,相对湿度50%左右,皮肤温度保持在36.5℃左右。在抢救过程中,要保持温度逐渐上升,使新生儿体温在12~24 h内逐渐恢复正常,忌体温骤然增高,以免突然发生肺内出血而死亡。WHO将36.5~37.5℃定为新生儿正常体温,称为最佳体温[2]。

3.5病情观察

3.5.1意识状态患儿可有兴奋及抑制交替出现,表现为烦躁不安,易激惹,脑性尖叫,肌张力增高及抽搐,继而可出现嗜睡,昏迷,反应低下。

3.5.2呼吸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有无吸气三凹征,呼气性呻吟。

3.5.3心率低氧早期可使心率增快(>150次/min),低氧严重时出现心率减慢(<120次/min),心率紊乱等严重症状。

3.5.4尿量准确记录排尿时间、量、颜色,如第一次排尿时间>24 h,量<30 ml/d或尿量<1 ml/kg,连续8~12 h,提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上皮受损。

3.6合理喂养

患儿脱离危险后,要注意营养供给。因窒息致胃肠道缺血,低氧,应适当延迟开始喂奶时间,吸奶能力缺乏,宜用鼻饲管喂养,以保证营养的供给,不能接受胃管者应静脉补液,病情允许时,应尽早母乳喂养。

3.7纠正酸中毒

因窒息常伴有酸中毒,可用5%碳酸氢钠3~5 ml/kg,用等量的10%葡萄糖液稀释后,缓慢静脉滴入。因新生儿窒息后易患吸入性肺炎,给予预防性抗炎治疗是很有必要的,此外还应予止血药,及时肌注鲁米那2~5 mg/kg,以减少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3]。

3.8早期干预

早期干预能充分刺激脑细胞发育,对改善患儿智力状况,挖掘智力潜力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9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

播放音乐,多抚摸患儿,定期为其改变姿势及活动四肢。

4讨论

本组有8例复苏后4~5 h后突然出现全身皮肤发绀,呼吸减慢(<10次/min),不哭不动,即行口腔清除分泌物后气管吸痰,吸出2 ml白色黏稠分泌物加压给氧后心率恢复(100次/min),呼吸40次/min,哭声响。笔者认为复苏后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再次发生窒息极为重要。

根据重度窒息新生儿复苏后4 h内出血分析结果:中重度低氧血症,酸中毒占78.5%。提示大部分重度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在4 h内出现低氧血症。因此合理供氧及纠酸对窒息的预防至关重要。

本组重度窒息复苏新生儿有7例在复苏后4~12 h内仍出于低体温状态,尤其是早产儿。因它们本身处于低氧和酸中毒的情况下,产热能力减弱,如较长时间处于低体温状态,导致代谢率增高,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加重脑细胞的低氧和损害,如果没有良好的外部热源,复苏反应[4]就会延长,减少或缺如,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各种护理操作要集中进行,室温不宜太低,复苏后的新生儿第一天环境温度须比正常高。

病情变化是协助医生诊断的重要依据,预见性观察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挽救生命和减少后遗症的重要保证。本组有10例CT确诊有脑出血,而脑损害最早出现在复苏后3 h,一般在5~9 h出现脑低氧先兆。所以复苏后12 h内的监护至关重要。呼吸是监护的重点,新生儿呼吸监护的方法及评分有标准参照[5]。目前临床已证实,肾损害先于脑损害,窒息后第一次排尿时间和尿量的观察可反应肾脏是否受损,同时可预测其他系统损害情况,对指导临床用药、氧疗、输液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徐继君.吸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8):12.

[2]徐素珍.新生儿体温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9):520.

[3]陈惠全.苯巴比妥钠预防新生儿重度窒息后病变的对照研究[J].临床儿科杂志,1998,14(1):18.

[4]李世娟.抢救重度窒息新生儿的体会[J].天津医学,1994,22(10):609.

[5]石树中.新生儿窒息复苏必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66.

(收稿日期:2008-03-0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