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致辞演讲 > 悼文唁电 >

悼文唁电

机械通气、立止血治疗早产儿、低体重儿肺出血临床分析

发布: 2022-01-21 04:07:13   阅读: 次 【   

【摘要】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立止血治疗早产儿、低体重儿肺出血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14例早产儿、低体重儿,在基础治疗之后,继续给予机械通气和立止血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4例患儿存活9例(64.29%),治疗后死亡4例(28.57%),放弃治疗死亡1例(7.14%)。存活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98.5±4.9)h,止血药给药次数2~3次,肺出血停止平均时间(42.5±4.2)h。结论:对早产儿、低体重儿肺出血,临床中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给予适当参数的机械通气及静注立止血,迅速控制肺部出血,对提高患儿存活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机械通气; 立止血; 早产儿; 低体重儿; 肺出血

中图分类号 R722.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7-0132-02

早产儿、低体重儿肺出血多见于新生儿多种疾病晚期临床表现,是一种危重综合征,死亡率高达50%左右,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1]。在临床治疗上比较棘手,传统治疗采用呼吸机进行抢救,但一旦口鼻涌出鲜血,将会影响抢救成功率,为此笔者所在医院在传统治疗基础上联合立止血综合治疗,取得了显著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14例早产儿、低体重儿,其中男8例,女6例,日龄3~75 h,平均(36±2.5)h。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关于肺出血诊断标准,早产儿12例,足月儿2例;体重1000~1500 g者5例,1501~2500 g者9例。诱发肺出血的原发病:新生儿重度窒息4例,胎粪吸入综合征3例,硬肿症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5例。临床症状表现为:口鼻溢血5例,经气管插入吸出血性分泌物9例。

1.2 方法

1.2.1 基础治疗 注意保暖的同时,给予抗感染、肠外营养剂、纠正酸中毒治疗,并实时监测血糖和血压,积极对症用药改善微循环,必要时予输血浆或全血等综合治疗。

1.2.2 机械通气 确诊为肺出血后,立即给予机械通气。采用呼吸机通气(由上海德尔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型号为:Babylog 8000 plus),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模式,参数为FiO2为0.6~0.9,PIP为2.16~2.74 kPa(22~28 cm H2O),PEEP为0.49~0.69 kPa(5~7 cm H2O),吸气时间为0.4~0.6 s,氧流量为6~8 L/min,呼吸频率为40~60次/min,吸∶呼比为(1~1.5)∶1。每30 min测量血气一次,根据血气分析进一步调整呼吸机参数,当肺出血停止,血压平稳,且患儿生命体征平稳时,可降低呼吸参数。待呼吸频率下降至30~40次/min,PIP下降至18~20 cm H2O后,如血气正常可撤离呼吸机,或过渡到CPAP,然后改用面罩或鼻导管吸氧直至停止吸氧。

1.2.3 立止血 先吸出气道中的分泌物,滴入立止血(瑞士素高药厂)0.2 KU,给予气囊加压供氧30 s,促进药液在肺泡内弥散,促使出血部位血小板凝集。同时静注立止血0.5 KU,用药后约数分钟出血即可减少。待出血减少后每12 h再次给予相同方法重复给药,直至肺部完全停止出血。

1.3 肺部停止出血标准

出血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肺部啰音明显减少,气管内无血性分泌物吸出,血气分析正常,胸部X线观察两肺阴影减少,透亮度较高。

2 结果

14例患儿存活9例(64.29%),治疗后死亡4例(28.57%),放弃治疗而死亡1例(7.14%)。存活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98.5±4.9)h,止血药给药次数2~3次,肺出血停止平均时间为(42.5±4.2)h;死亡患儿有2例因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肺出血不止死亡,1例因并发心脏骤停死亡;1例放弃治疗死亡患儿因大量肺出血放弃治疗。

3 讨论

肺出血严重危及早产儿、低体重儿的生命安全,分析原因可能与新生儿的肺部组织发育不够完善,肺表面活性物质少,肺泡较少,肺毛细血管易出血,肺泡渗入到毛细血管中而阻塞微血管,同时肺泡弹力纤维及支气管壁的发育尚不成熟,及凝血障碍等促发因素也会加重肺出血[2]。

临床治疗中,常给予呼吸机抢救新生儿肺出血,成功率在45%~60%,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提高存活率具有积极意义[3]。一旦临床确诊为肺出血后,应根据检测的血气值及患儿的具体情况,立即给予机械通气,通过适当合理参数的机械通气改善患儿肺部呼吸功能及更好地扩张肺泡。呼吸机参数要合理适度,过低和过高均会影响抢救效果,加重肺出血,PIP控制在2.16~3.43 kPa(22~35 cm H2O),潮气量4~8 ml/kg,PEEP控制在0.49~0.88 kPa(5~9 cm H2O),过低则不能有效控制肺出血,过高则会引起肺泡膨胀过度,造成肺损伤。每30 min或1 h测量患儿血气一次,待肺部出血停止,血压平稳,且生命体征平稳,血气正常时,可降低呼吸参数。不可过早撤机,预防恢复期内高发生气漏,在短期内肺部再次出血。待呼吸频率下降至30~40次/min,呼吸比控制在1∶1或1∶1.5,PIP下降至18~20 cm H2O后,可撤离呼吸机,或过渡到CPAP,然后改用面罩或鼻导管吸氧直至停止吸氧[4]。

据相关医学研究报道,口鼻溢血也会加重肺出血患儿死亡,若患儿口鼻溢血,则提示肺部出血量较大,窒息时间较长,此时抢救已晚。为此临床中应早期诊断、早期快速给予有效的止血方法,纠正酸中毒,改善患儿肺部通气及换气功能。本文研究中,在基础治疗和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之上,给予患儿立止血进行止血处理。立止血的主要成分是巴西矛头蝮蛇蛇毒血凝酶,该成分具有止血功能,促进肺部毛细血管出血部位血小板凝聚,释放凝血因子,激活类凝血激酶,在最短时间内形成凝血酶,加速凝血,同时不影响血液的凝血酶原数目,不良反应较低。在给药途径中,建议采用静脉滴注或气管内滴入,以此促进立止血在肺部出血部位发挥止血作用,减少药物作用时间,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在给药时机上,建议早期给药,若患儿出现口鼻溢血,再应用立止血,则药剂被血液稀释,药力很难作用于肺部出血部位,止血效果不理想[5]。

本文研究中,14例患儿存活9例(64.29%),治疗后死亡4例(28.57%),放弃治疗而死亡1例(7.14%)。存活患儿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98.5±4.9)h,止血药给药次数2~3次,肺出血停止平均时间为(42.5±4.2)h。死亡原因分别为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心脏骤停、肺出血不止,为此临床治疗中应加强基础治疗,及早给予机械通气、立止血治疗。

综上所述,早产儿、低体重儿肺出血病情具有隐匿性,且发病急,病程进展快,为此临床中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给予适当参数的机械通气及静注立止血,迅速控制肺部出血,对提高患儿存活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志博,谢俊英.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肺出血63例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9,5(14):284.

[2]郭小芳,陈运彬,邓燕.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早产儿肺出血治疗中的应用[J].热带医学杂志,2007,8(12):157.

[3]陈蓓,苏萍,马庆宁,等.频振荡通气与传统机械通气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比较[J].广东医学,2011,6(13):238.

[4]黄书炜.立止血和凝血酶合用对26例早产儿肺出血的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5,1(17):394.

[5]莫宗举,郭瑶.立止血气管内给药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1(14):284.

(收稿日期:2012-11-22) (编辑:何玉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