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致辞演讲 > 竞职竞聘 >

竞职竞聘

以物流配送为基础的邮政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发布: 2021-01-09 04:11:05   阅读: 次 【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电子商务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为了提高邮政业的物流配送服务水平,结合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现状,从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入手,从BtoC电子商务与中国邮政配送体系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邮政配送模式,进而分析得出中国邮政进军电子商务的核心优势,最后从电子商务信用平台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邮政物流业的运营模式创新,促进我国邮政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物流配送;邮政物流;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邮政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在政策、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充分肯定了邮政发展物流的方向。随着电子商务业的迅猛发展,传统邮政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但又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会。

1、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

电子商务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的一种先进的无纸交易方式,是参加交易的买卖双方、银行或金融机构和所有的合作伙伴,通过企业内部网、外部网和因特网密切结合起来,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务运作模式。电子商务的应用,可大大提高商务效率,方便买方和卖方,有助于降低交易成本,改善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商务形式,其交易一般来讲包括企业之间(BtoB)和企业与消费者个人之间(BtoC)两种类型(实际上还有企业与政府之间即BtoG交易),在交易过程中,有四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即货源组织、提供用户选择商品的平台、支付手段和商品配送及售后服务等。在这四个环节中,目前解决较好的是前两个环节。真正的难题应该说是物流配送,无论是针对BtoB还是BtoC的交易行为,如何安全、可靠、及时地把货物从企业送到企业或个人,高效低耗的物流配送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没有高效畅通的及低成本的物流支撑,电子商务的优势将无从谈起,没有真正能让用户满意的物流服务,电子商务就无法为客户创造应有的价值,电子商务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严峻的考验。目前,虽然有传统的运输行业、商业储运行业、大型制造行业、邮政行业以及新兴的电子商务网站自建的物流配送体系,都在从事物流配送业务,但距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还相距甚远,根本满足不了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在某种意义上说:电子商务“成也物流,败也物流”。

2、我国电子商务邮政配送模式

2.1 邮政服务模式的现状。网站根据客户在网上的购物清单和地址,将商品包装后到附近的邮局办理邮递手续。分普通邮递和EMS两种方式,由客户根据资费自行选择。

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是地域广、随机性、批量小,要满足这种要求,物流配送必须有一个全国性的配送网络,服务覆盖几乎所有地区。目前,在我国能满足这一点的物流企业只有中国邮政。中国邮政拥有庞大的投递队伍和四通八达的投递网络,几乎无所不至。其物流网络遍布全国每一个城镇乡村,营业网点地理位置十分有利,分布在每个居民区中。历史悠久,有一定品牌效应,拥有良好的社会信誉。且中国邮政长期从事包裹投递业务,在开展物流配送等业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中国邮政利用自有资源优势,发挥邮政综合网、金融电子网和实物传递网“三网合一”的强大优势,使中国邮政在电子商务领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要想将业务扩大到全国的每个县市,中国邮政相比其它第三方物流企业有着巨大的优势。比较有发展前景的CtoC电子商务模式,拥有许多在网上开店的个人从业者,委托来源多、服务范围广、批量小,多选择中国邮政的服务。

缺点主要是我国的邮政业服务质量不高,信息管理方式落后,客户难以实时查询服务情况,反应迟钝,周期过长,过程缓慢是它一直难以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在当当网上订的书,从下订单之日起大概要1-2周的时间才能收到,电子商务的及时性也就荡然无存。另外,邮政快递EMS服务收费偏高,如果这部分费用由企业或商家负担,则其经营利润会大大降低,如果由消费者承担,则对于小件低价商品,邮费很可能都高于商品本身的价格,这样网上购物的价格优势也没有了,消费者难以接受。

2.2 BtoC电子商务邮政配送模式。中国邮政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邮政业务机构,服务网点遍及全国,实物投递网络连接世界各国,并且设施完备、人员充足、信誉良好。可以说,中国邮政所具备的庞大的物流配送网络是国内任何企业都无法比拟的。另外,由于邮政物流系统在运送货物的种类、体积、重量等方面的限制以及带有一定的不自主性(如对铁路系统的依赖性),使邮政在开拓电子配送市场时,做小件的、小批量的、零散的BtoC业务可能会更具优势。因此,中国邮政成为Bto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最佳选择之一。

中国邮政正以强大的品牌优势及无人能及的“三网”资源优势,进军物流配送领域,试图以扫清BtoC电子商务的配送瓶颈为起点,最终成为一流的第三方配送服务提供商。邮政的“三网”即实物投递网、邮政储汇网和邮政综合计算机网,具有物品运送、信息传递和资金流通三大功能。“三网”的有机结合既是发展电子商务的坚实基础,又是开展物流配送的有利条件。

中国邮政物流配送应定位在面对最终消费者的分销物流和快递业务上,通过完善的服务达到在消费配送市场的领先地位,从而成为BtoC电子商务企业的首选服务商。目前,中国邮政已经依靠EMS开展了其快递业务,并拥有相当的市场占有率,但在分销物流配送方面尚未发挥出竞争优势,还需进一步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在传统邮政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支持BtoC电子商务活动的社会化的物流配送服务。BtoC电子商务邮政配送模式如图1所示。首先,BtoC电子商务企业或商家从网站上获得消费者的购物和住址等信息,然后到附近的邮局办理手续将商品寄出,消费者收到邮局的取货通知,到所在地邮局将商晶取回。或由邮递员直接将商品送到顾客家中。

BtoC电子商务与中国邮政配送体系相结合,将使我国的BtoC网上购物变得安全、可靠和便捷。作为传统物流企业并拥有得天独厚优势的中国邮政参与Bto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既为推进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又为百年邮政重新焕发青春找到了出路。

3、中国邮政进军电子商务的核心优势

电子商务是融资金流、物流、信息流为一体的新型经济运作模式。中国邮政同样具有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优势,这是邮政进军电子商务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邮政局2000年报》资料显示:中国邮政的实物运输网和投递网遍布城市,有236中心局和6.67万处邮政局所,总长307万km的邮运干线,4.4万余辆汽车,10架飞机(其中租赁5架),邮船13艘,火车邮厢75辆,包裹分拣机142套。函件和包裹送达世界各地,使得邮政完全有实力解决好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问题。不仅如此,邮政在资金流和信息流方面也具有相当的实力,邮政绿卡网已实现31个省1960个县18806个网点的异地存取,ATM机4310台,绿卡网成为全国最大的金融信

息网之一。2001年7月1日开通的电子汇兑业务,已覆盖31个省中心城市,电子汇兑联网网点达5000个以上。邮政绿卡网可以为电子商务提供可靠的资金、安全认证和方便的支付手段。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络已覆盖全国31个省和229个中心局,它可以实时提供数据、语言和图像信息的传递,可为电子商务信息传递提供方便、宽阔、平坦的技术平台。可以说,邮政的“三流”和电子商务的“三流”的有机结合,可以开拓邮政电子商务美好的未来。邮政即可利用自身优势,开展直接的电子商务活动,如建立“183”电子邮政商务网点,进行网上邮政业务交易并可建立网上超市经营各类产品;也可为电子商务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提供CA认证、资金结算和物流配送等。中国邮政做出的加快电子邮政发展的重大决策,其目标是鼓舞人心的。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瞄准电子商务运营的并不只是中国邮政一家,包括电信、银行在内的不少企业和部门都分别从不同地方向同一方向奔跑,谁能成为冠军,谁能占绝对优势,尚难下定论。邮政虽然具有独特优势,但与其他部门和行业比较,邮政的核心优势在哪里?比较优势是什么?这是需要认真地冷静地分析的。

电子商务发展最薄弱的、最关键的环节,正是邮政核心优势所在,也正是邮政进军电子商务的切入点,中国邮政应当从“第三方物流”做起,继而不断完善邮政金融系统和信息系统,全面开展电子商务。邮政进军电子商务物流,有很多优势,但也存在很多弊端,不论是人员素质,设备规模和技术含量,还是管理体制,操作规程都还不适应现代物流的要求。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已远远超出邮政传统实物传递体系的范畴,对运输、处理、配送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邮政必须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建设相对独立又能综合利用的邮政物流配送中心、传输体系和投递体系。邮政物流配送中心实际上是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的合称,可以通过对邮区中心局改造后衍生出来。邮区中心局是邮政实物传递网的主体,分布在大中城市和交通线的节点上;邮政的主要生产场地、大型机械设备以及运输能力都集中在此,通过对现有中心局的改造,使之成为能承担起物流配送的储存、包装、装卸搬运、配送等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不管是新建还是改造,都要按照邮件“三状”化作业和集装化运输的要求进行,安装大型分拣、推挂设备,配备足够的仓库和大型车库。当然,为节省投资,仓库可考虑租用。对内部处理工艺进行改造,使之适合大件、重件的处理,以减少内部的搬运装卸环节。现有邮运网四通八达,普通、快速、特快多层次完备,装备精良,只要有针对性进行改造,并整合邮运车辆和直递车辆资源,增配长距离运送的大吨位厢式货车和集装箱运输车,同时实行物流运输相对独立,另辟快件运输网运送报纸、特快邮件。从降低成本计,邮政物流运输要充分利用铁路、公路、航空的运输能力和社会上零散的运输能力,成立联合运输股份公司。要整合原有邮政投递网,考虑电子商务物流的要求(多样化、个性化、多品种、小批量、高频次)和邮政原有投递业务的特点(报纸投递频次固定),物流配送投递网应单独组建,实行24小时以及上门投递服务。另外,邮政要利用综合计算机网建设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既适应内部业务运作,又对客户开放,逐步做到与主要企业、电子商务商、客户的计算机联网,信息共享,特别是对重要物资的配送实时跟踪。邮政要成为社会物流的公共平台,并用最少的投入、最快的速度,实现初步的效益,邮政物流网的改造必须立即着手,奠定市场先入优势。建设好物流网络,是邮政进军电子商务物流的第一步,接下来将是如何拓展物流市场的问题,市场巨大,但也不是任何一项业务一开始就适合邮政做的。随着我国经济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业务多样化成为趋势,邮政应从做BtoC开始,继而发展BtoB,最终形成BtoBtoC的链条形。

4、中国邮政物流业的运营模式创新

4.1 物流金融运营模式探讨。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集团内部业务包含物流和金融两大专业的集团公司,创新物流金融模式虽然还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提升,但发展前景广阔,将成为集团公司进军信息时代的新渠道。截止2007年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全国共有储蓄网点36016处,邮储余额17217亿元。中国邮政作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全资股东,发展物流金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电子商务相结合,有以下几种模式:电子商务信用物流平台模式、代收货款模式、垫付货款模式,本文主要研究第一种模式。

电子商务信用平台是指以一个信用程度高的第三方为媒介,商务交易的双方在通过商务信息交流达成交易合同后,通过信用度高的第三方作为付款媒介,确保资金得以安全交易,如图2所示。

目前淘宝网的支付宝业务是国内电子商务信用平台的领头羊,业务发展非常迅速。支付宝平台主要通过和各家银行的合作进行资金的结算,良好的信誉是其成为信用第三方的保证。为了发展银行网点不能到达的较偏远地区的业务,支付宝平台也和中国邮政进行签约,借助邮政储蓄网点点多面广的优势扩大其金融结算服务区域。在淘宝网的平台完成的交易通常使用第三方物流来完成产品传递的过程,部分地区的物流也是通过邮政渠道传递。

中国邮政具备了实现电子商务的三大要素:物流平台、信息平台、结算平台,特别是在全国的大多数二、三线城市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具有垄断性的优势,同时又有百年邮政品牌做保障,因此,中国邮政在原有电子商务信用平台的基础上可以开展创新型的电子商务信用物流平台,如图3所示。

4.2 横向物流联盟运营模式探讨。所谓物流联盟是以物流为合作基础的企业战略联盟,指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为了实现自己的物流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松散型网络组织。根据成员的相互关系,可将物流联盟划分为纵向物流联盟和横向物流联盟。前者是基于供应链一体化管理而形成的,后者由处于平行位置的几个物流企业结成联盟。纵向物流联盟能够按照最终客户的要求为其提供最大价值的同时,也使联盟利润最大化,但这种联盟形式对物流企业的运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人才以及运营经验的要求非常高。而横向物流联盟能使分散物流获得规模经济和集约化运作,降低了成本,并且能够减少社会重复劳动,发挥优势互补的作用;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它要求商品的配送方式实现集成化和标准化。

中国邮政具有覆盖全国的网络优势,特别是在经济刚刚起步的二、三线城市,以及广大的农村地区,中国邮政的网络建设具有其它竞争对手无可比拟的优势。而这些市场又是电子商务业务发展的潜力市场,因此为了培养市场,更好地服务市场,中国邮政应该对现有的单个业务运营的模式进行调整,寻找规模比较大、互补性比较好的国内外物流公司进行合作,组建横向物流联盟。邮政物流发展横向物流联盟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与其他物流公司合作,合作的市场主要定位在其它物流公司不能送达而邮政物流可以送达的区域:二是区别于原有的排斥性市场竞争,通过合作,充分创造物品流通的可能性,做大物流市场的规模;三是加强邮政物流的区域市场的各项建设,提高物流时效,降低物流成本,创造边际效益。

5、结束语

物流行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紧密相关。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国内经济陷入低迷,我国物流业也遭受重创。国家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将物流业列入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面对机遇和挑战,作为国有企业的中国邮政物流业,要敢于打破传统的运营模式,要勇于创新,发展以物流配送为基础的邮政电子商务,这是中国邮政发展现代物流的必由之路。因此本文对中国邮政物流业电子商务运营发展进行研究,以提高其核心竞争力,为促进邮政物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之泰,新编现代物流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5.

[2]廖凌竹,中国邮政企业发展物流的战略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徐天芳,等,网络式物流配送模式初探[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4(2):24-32.

[4]杨宝峰,物流发展需要五大平台支撑[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5):21-30.

[5]刘艳秋,张一兰,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06(9):60-62.

[6]刘莉,物流配送模式实证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6.

[7]高凤民,电子商务下企业物流模式探析[J],物流科技,2003(5):18-2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