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领导讲话 > 财税金融 >

财税金融

金融危机下财税政策对中小企业的应对

发布: 2022-09-23 17:20:13   阅读: 次 【   

摘要:由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对于小企业来说更是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高速腾飞过程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解决了就业,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如何应对金融危机,面对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笔者从财税政策的角度来分析当前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 财税政策

  
  Abstract: By the U.S. debt crisis at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has brought China"s enterprises give a huge challenge for small businesses is the moment when life and death.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have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solving the employment and promoting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 to deal with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face of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problems, the auth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y to analyze the current problems and proposed solutions。

  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financial crisis,fiscal and taxation policy

  一、中小企业发展现状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小企业已成为拉动经济的新增长点,在90年代以来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来自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在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力度加大,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增加,新增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以及政府机关精减人员就业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显。科技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是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近年来,科技型中小企业悄然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创新主体。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小企业大多数从事第三产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活跃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市场体制的微观基础。
  然而金融风暴至今,中国经济受影响严峻形势已逐渐显现。2008年1-2月份的家具,零件,服装及衣着附件、塑料制品等类别商品出口出现负增长,而去年同期出口增幅至少在30%以上;温州20%左右的制造业企业已经停产或者半停产,纺织,服装化工和电子机械制造业等行业状况更差。广东省上半年规模以上企业亏损数量达11006家,增长12.7%,占全国工业企业的76%,企业亏损额增长49.3%,增幅同比提高25个百分点。工业和信息化部长李毅中透露,至去年底,全中国中小企业破产者占总数7.5%,灾情惨重,预估破产企业近五十万家。2008年我国私营企业投资增速32.4%,比上年下降15个百分点;个体经济投资增速31.6,比上年上升5.3个百分点。2008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中,个体私营经济为20%;短期贷款中个体和私营企业增长20.7%,下降11.4个百分点;贷款构成中,个体和私营企业仅为3%。
  二、我国财税政策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抵御风险的能力低,自身管理不健全,而且往往是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因而在其发展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融资困难,会计制度缺失等问题。笔者从财政和税收的角度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㈠解决融资困难问题,针对中小企业纳税状况好坏提供信用担保。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资信较差较差、财务报表可信度低,企业管理相对落后等原因商业银行不会将贷款发放给中小企业作为投资。因而在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融资主要依赖自身资本的周转和民间借贷资本,贷款构成中,个体和私营企业仅占3%,而国际上例如欧美发达国家一般在7%。有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广东省仅有8.73%的中小企业申请过担保贷款,认为通过担保可以获得贷款的企业仅占53.82%。①此外,担保机构费用高、期限短,也使得中小企业不愿找担保机构。据称,目前第三方担保机构的费用高达企业贷款额度的3%-5%。中央政府强调要商业银行扩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规模,可以有政府以财政资金进行担保。根据中小企业前三年或者五年的纳税规模及其纳税状况提供信用担保。如三年之内纳税规模扩大,纳税信用良好,则可以提供一定数额的信用担保。因而这项工作就要求地方政府对中小企业进行普查。这样可以避免商业银行对差异化特征十分明显的中小企业无法进行好坏识别,而不得不采取防御性的高息贷款措施,结果相反会导致因为"逆向选择"的问题而大大增加他们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从而导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因而引导扶持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小企业,这样对整个产业结构都是一次优化的过程。
  ㈡平衡不同税种之间的税收负担不平衡
  收税是企业发展过程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税收的本质之一的特性就是要体现公平。然而我们目前不同税种之间税负差异很大,如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第3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为3%,而现行的营业税中服务业的税率为5%。两者之间的税负差异是很大的,因而笔者建议将从事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的营业税税率调整为3%,以消除不同中小企业税负之间的不平衡,同时可以增加给工商户的经营性收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
  ㈢帮助中小企业进行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就是实现企业"税收利益最大化",包括税负最轻、税后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等内涵,而不仅仅是指的税负最轻。因而对企业实施税收筹划有以下意义:
  1.利于企业经济行为有效率的选择,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有利于增加企业可支配收入;有利于企业获得延期纳税的好处;有利于企业正确进行投资、生产经营决策,获得最大化的税收利益;有利于企业减少或避免税务处罚。
  2.有利于实现国家税法的立法意图,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增加国家收入;有利于国家税收政策法规的落实;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增加国家外汇收入;有利于税收代理业的发展。
  因而国家应该对缺乏税收筹划的中小企业帮助其进行税收筹划。可以采取:
  ⒈各地以县市为单位制定会计培训计划,培训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
  ⒉与高校联合,高校与中小企业签订合同,将税务学、会计学学生送到企业实习,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会计制度。
  3.国企或者事业单位退休的会计人员允许到中小企业兼职会计业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三条规定"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资格认定,不作为小规模纳税人,依照本条例有关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帮助企业建立收税筹划是很有必要的。
  ㈣财政建立风险基金,改善中小企业投资环境
  拨出部分财政资金建立风险基金,这部分款项专门用于改善中小企业投资环境。为了保证资金确实用到位,并且有效率,笔者建议如下:
  ⒈建立专业化项目审核团队。根据专业化团队的统计信息有针对性、及时地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尤其是危机关头,要进一步增加中央财政对优质中小企业的发展专项资金规模,加大对他们的"一条龙"服务:从最初的贷款担保,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等方面的财政扶持,以及在最后的产品销售阶段,增加财政采购的额度和企业税负的降低减免,以保证在危机中优质中小企业的生存问题。
  ⒉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政府要从财政资金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建立中小企业服务基金,用于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工作,尤其要落实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重点加强信用担保和信用服务, 技术创新服务,创业培训服务,市场开拓服务,管理咨询服务,加快建设中小型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⒊提高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⑴每个省至少建立一个中小企业技术发展中心,资金主要来自财政资金,其余则来自中小企业的筹资。中心主要负责:①各种管理和培训;②提供技术需求和供给信息;③收集和发布成功案例;④增加中小企业获得信息的渠道,使企业知道从何处获得相应的技术,如加拿大1996战略和创新网络。
⑵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从而提高中小企业参与公司合作的比例,避免经济危机中"国进民退"的现象恶化。
⑶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建立产业集群,促进企业间合作,促进知识获取和创新,进而形成集群效应,促进整个产业的发展。
  ㈤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政府采购
  2007年我国政府采购额达到4000亿元,对于这块大蛋糕,如果中小企业可以从中分得一些,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然而目前我国尤其是地方政府,
采购往往是针对一些大企业,许多还必须要求是外国大企业,刻意排斥中小企业的产品。美国打的《产品购买法》规定:"在政府采购的国外报价中,只要本国的供应商为中小企业,其报价不超过外国公司的12%,则优先交由本国供应商采购。"笔者认为可以仿效美国,本国企业可以生产地产品应该优先考虑本国企业,允许报价比国外企业高一些,具体比例按我国经济综合考虑。这些应该写进国家的《预算法》中,以法律的形式对具体的操作和程序给与规定,同时对中小企业来说也是参与政府采购的法律保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实现中小企业从经济危机的"冬季"走出来。一方面,需要税收的优惠减免以及税收筹划的推广;另一方面,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从长效机制上帮助中小企业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阮永平,李艳,陆政《美国次债危机的应对:税收政策及其效应评价》 (《税务研究》2009.2 P83)
  [2]韩仁月,常世旺《扩大内需:调整税制还是减税》 (《税务研究》2009.3 P17)
  [3]李安方《中小企业发展模式之困》 (《社会观察》2009.4 P28)
  [4]寒时冰《不公平待遇才是中小企业的真正杀手》 (《社会观察》2009.4 P32)
  [5]李青宏《宏观调控视野下的税制改革》 (《税务研究》2009.3)
  [6]《保障民生 税收助力》(《中国税务》2009.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