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领导讲话 > 纪委监委 >

纪委监委

76例高龄前列腺疾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发布: 2021-10-27 04:06:21   阅读: 次 【   

【摘要】老年人机体机能不同程度退步,增加了手术风险,充分的准备和护理是高龄前列腺疾病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的有力保障,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术后出血、膀胱痉挛、术后继发出血、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及肺感染等并发症。

【关键词】高龄;前列腺;护理

老年人患前列腺疾病颇为常见,且往往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手术风险高,护理的复杂性和难度较大,制定完善的护理管理流程和措施,充分的准备和护理是高龄前列腺疾病患者平稳度过围手术期的有力保障,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关键。2010年 1月至2011年9月期间,我科共收治75岁以上高龄前列腺患者76例,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75岁-83岁。平均78岁,合并其他疾病的16例,其中高血压4例,糖尿病3例,房颤1例,泌尿系感染2例,斜疝2例,脑梗后遗症1例,肾功能不全贫血1例,呼吸系统疾病2例,血小板减少1例。

1.2手术方式和治疗结果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及开放性前列腺摘除术是下尿路症候群和梗阻症状缓解率最高的处理方法。①本组经腹前列腺摘除术3例,前列腺电切术73例。术后并发症17例,其中术后出血3例,膀胱痉挛12例,术后继发出血1例,肺部感染1例。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评估老年人机体机能不同程度退步,储备和代偿功能降低,免疫和应激能力低下,合并症较多,增加了手术风险,因此应准确评估重要脏器功能、营养状况、特殊检查及有关手术耐受性检查结果,评估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预测护理重点,并做好安全防护,避免坠床、跌倒、烫伤等意外的发生。

2.1.2病情观察护士必须仔细观察病人的血压,呼吸,脉率及神智变化,监测尿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及时给予合理的治疗。

2.1.3合并症的护理高血压的严密观察血压变化,气管炎的禁止吸烟,糖尿病的予低糖饮食,将身体条件调节到最佳状态。

2.1.4心理护理老年人多比较固执,有着自己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观点,有的过分的忍让、有的则过分的固执,必须做好心理护理,多巡视,多交谈,多安慰,与之沟通,鼓励患者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患者对自己的手术有初步的了解,取得患者的合作,并在术前练习床上排便及有效咳痰。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检测麻醉手术创伤刺激容易引起老年人重要器官功能改变,病情变化快,做好应急抢救准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本组病例有1例房颤,4例高血压,3例术后出血,1例继发出血,均及时发现,经过全面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全部痊愈。

2.2.2并发症的护理

2.2.2.1术后出血保持膀胱冲洗的通畅,护士应密切观察尿管引流液的颜色,冲洗速度视尿管引流液的颜色而调节,颜色变浅红,冲洗速度可调慢;变为尿色,可遵医嘱停止冲洗。如为鲜红色,混有泡沫提示有手术创面大量渗血的可能,立即通知医生,重新固定尿管,拉直尿管紧贴于股根部,用宽胶布粘牢,病人该侧下肢尽量平伸,达到牵拉止血作用,同时调快冲洗速度,保持尿管通畅,避免血块堵塞。当创面大量渗血时,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应保持静脉通路通畅,给予止血和输血治疗,必要时手术止血。

2.2.2.2膀胱痉挛部分病人手术后,可引起膀胱痉挛,表现为膀胱区明显压痛,冲洗可自行停止或速度减慢,尿管暂无液体引出或出血加重。遵医嘱给予解痉药物治疗,也可放出导尿管气囊内的部分液体(此操作需医生执行),均可减轻病人症状。膀胱痉挛一旦发生,要注意尿道口有无溢血,溢液,如污染床单位,给予及时更换。

2.2.2.3术后继发出血腹压增加是导致继发出血的主要原因。手术后粪便干燥、咳嗽等均可导致腹压增高,应积极防治。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除饮食指导外,还要倾听患者主诉,必要时可用缓泻剂或提前服用缓泻药,保持排便通畅。病人有咳嗽症状时,应及时对症处理。

2.2.2.4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及肺感染鼓励病人适当的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发生。卧床期间,指导病人侧身活动,下肢屈腿运动。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使其能有效咳痰。停止膀胱冲洗后,协助病人离床活动,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呼吸困难等肺栓塞症状。

高龄患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衰减退化,应激能力下降,麻醉和手术有一定危险性,所以对高龄前列腺患者术前制定完善的护理管理流程和措施十分必要,积极做好脏器功能的评估和手术危险性的预测,是降低手术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能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有利于术后病情的恢复,对减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成旺.2003临床医学新进展[M].呼和浩特:内蒙古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2006:151.

[2]熊云新.外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