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工作报告 > 开题结题 >

开题结题

开题报告:运用SWOT理论浅析邮政储蓄银行XX分行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布: 2022-05-11 10:00:09   阅读: 次 【   

运用SWOT理论浅析邮政储蓄银行XX分行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986年,人民银行批准在邮政系统内设立邮政储汇局,给予利率倾斜政策,从社会上吸收存款全部转存央行,从而达到回笼货币,降低通货膨胀压力的目的。但随着邮政储蓄资金的逐年增加每年支付的高额利息成为央行沉重的包袱,迫使央行提出邮政储蓄改革方案。作为金融机构,邮政储蓄自然应在银监会的监管之下。但是,由于邮政业务与邮政储蓄业务实行财务统一,银监会无法监管邮政储蓄。因此,邮政储蓄改革的前提条件必然是邮政储蓄和邮政业务的彻底分离。为此,在中国银监会2005年年度工作会议上,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明确指出,银监会将根据国务院关于邮政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同步推出邮政储蓄改革,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并将其依法纳入银行监管体系。但是,要使邮政储蓄银行从邮政系统脱离出来,必须综合考虑邮政储蓄的经营现状和其所处的环境,进而对新成立的邮政储蓄银行进行明确的市场定位,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历史上由于邮政储蓄长期作为邮政的一个内设机构进行经营管理,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相对薄弱,人才储备还比较缺乏,这些都将对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造成一定制约。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专业化管理方面将会得到加强,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这些问题仍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
2007年3月20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在北京挂牌成立,成为了中国第五大银行。邮政储蓄自1986年恢复开办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个人金融服务网络。邮政储蓄银行的经营将是一项系统而庞杂的工作,而在考虑邮政储蓄银行的运营时,首先要解决的是邮政储蓄银行的定位问题。只有给邮政储蓄银行一个合适的定位,才能够指导邮政储蓄银行开展业务和未来发展设计。监管当局对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是,充分依托和发挥网络优势,完善城乡金融服务功能,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为主,为城市社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提供基础金融服务,与其他商业银行形成互补关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本文将借用管理学分析SWOT方法,研究邮政储蓄银行在现有的外部机会和威胁条件下,其内部的优势和劣势所在,并以此论证邮政储蓄银行市场定位的可行性及其未来的发展战略。


二、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引言
1.1选题的背景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成果
1.4.1 日本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借鉴
1.4.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2.SWTO基本理论综述
2.1 SWOT理论的相关概念
2.2 SWOT的基本理论
2.3 SWOT的重要性和局限
3.运用SWOT理论分析邮储银行当前发展的现状
3.1 我国邮政储蓄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3.1.1 我国邮政储蓄的基本概况
3.1.2 我国邮政储蓄的发展优势
3.1.3 我国邮政储蓄的发展劣势
3.2 我国邮政储蓄发展的宏观金融环境
3.2.1 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概况
3.2.2 我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
4.根据当前现状提出可行性建议
 4.1稳步推进邮政储蓄改革,明确邮储银行的市场定位。
  4.2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邮政储蓄银行公司治理架构。。
 4.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规划邮储银行的业务领域和重点。
 4.4提高监管有效性,为邮储改革提供保障。
 4.5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4.6尽快出台邮政储蓄银行法规。
5.参考文献
6.致谢
 三、日本邮政储蓄银行的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世界上已经有多个国家对邮政储蓄体系进行了改革。其中,日本储蓄银行因有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相似的历史背景最值得中国借鉴。
1.具有政策性银行的公共性特质。如上所述,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之一是面向“三农”,在农村地区开展零售业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因此,邮政储蓄银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而是具有很强政策性银行的公共性特质。同样,日本的邮政储蓄虽然已进行了几十年的改革,但并没有完全市场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邮政储金局仍然是一个政府机构。日本邮政储蓄的经营目标有两个:一是为稳定民众的生活,提供简便、安全的储蓄和汇兑服务;

二是作为一个非赢利的公共经济实体,要充分利用所吸收的资金,在更大程度上促进公众利益的实现。长期以来,日本邮政储金局都把邮政储蓄所吸收的全部存款转存于大藏省,作为政府的财政投资,然后再从大藏省借出部分资金应对金融自由化,因此,日本邮政储金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银行,而被称为日本的“第二财政预算”,具有突出的公共性特质。
2.庞大的网络与资金优势。日本邮政储蓄同样以其庞大的邮局网络为依托,以国家信用做后盾。既向全国居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居民提供基本金融服务,又起到收集零散资金的效用,对保证财政投资的资金来源,促进日本经济增长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日本邮政储蓄在吸收个人储蓄存款上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日本邮政储蓄一直大力发展多用途家庭账户业务。工薪储蓄和对公用事业机构支出自动划转,是多用途家庭账户业务中的两项主要的服务项目,这两项服务不仅可以促进用户把邮储账户作为家庭的主要预算账户,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定期储蓄和货币市场存单。日本邮政储金局自1988年起代销政府债券和政府定期存款券,由于政府债券的利息较高,因而极大地促进了居民使用邮政金融服务。
3.风险管理水平低下和专业人才的匮乏。与中国邮政储蓄类似,日本邮政储蓄资金运用自由后,失去了享受过去将其资金交给财务省资金运用部委托运用得到的高利率(即10年期国债利率再加0.2%的利率),导致收益环境恶化。而且随着市场利率水平的浮动,日本邮政储蓄要承担利率风险。在金融专业人才方面,日本邮政储蓄同样面临资金运用人才的匮乏,这已成为束缚日本邮政储蓄发展的障碍之一。
4.成本与效益核算的难度。由于日本政府对邮政储蓄的隐性补贴,以及邮政储蓄自身存在的成本计算方面的问题,如与邮局共享房屋租金、实物设施的成本计算偏低等,导致日本邮政储蓄在成本计算方面不够精确,影响邮政储蓄产品的定价能力。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公司治理架构不完善。
2、邮政储蓄银行市场定位模糊。邮政储蓄机构的市场定位,既强调商业性又强调政策性。
3、资金运用渠道相对单一。
4、资金回流渠道不畅。
5、风险防范和内控机制不健全。一是内控制度建设有待加强,业务操作流程存在漏洞。二是制度执行缺陷,部分制度落实不到位。三是风险防范意识较差,安全保卫系统存在安全隐患。四是缺少对落实制度的监督和内控制度的后评价机制等。
6、部门设置不合理。
7、分账核算不彻底。
8、金融专业人才匮乏。懂经营会计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严重缺位,专业人才相对匮乏,业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文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革过程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以邮储银行齐河分行网点转型案例为典型,综合有关SWTO研究和理论,系统地分析邮储银行齐河分行网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
资料搜集是研究工作的主体阶段,也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性因素,使用的传统资料搜集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询问法、参与法、历史研究法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在资料搜集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五、 本课题的进度安排
第1—6周     进行实习,搜集论文资料,初定论文题目
第6—8周     写实习报告,开题报告
第9—11周    论文初稿确定,指导老师进行初审,批阅
第12—13周   完成二稿,指导老师进一步评阅修改
第14—15周   完成最终稿,定稿。提交实习毕业相关文件
第16—17周   审核答辩资格;

分组答辩

六、 参考文献

【1】刘宏.《日本邮政储蓄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金融参考》 2004年第 7期。
【2】浙江银监局课题组:《对未来邮政储蓄银行功能定位的思考》,《浙江金融》2006.1期。
【3】 李奕滨. 邮政储蓄银行市场定位的SWOT分析[J]. 金融研究,2007(11):172-177.
【4】 侯晨,羿伟强. 邮政储蓄银行市场定位及风险控制[J]. 经济理论研究,2006(6):46-48.
【5】 贺培.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2):26-31.
【6】 王睿. 我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战略及对策研究[D].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01):22-45.
【7】 张吉光. 给邮政储蓄银行提个醒[N]. 上海证券报,2007-01-18(5).
【8】 冯爱林. 邮政储蓄银行的定位与发展路径[J]. 武汉金融,2008(8):22-24.
【9】谢太峰. 邮政储蓄银行:国际借鉴与中国的选择[J]. 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1):

26-27.
【10】郭田勇. 邮政储蓄转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N]. 中国青年报,2007-03-21(2).
【11】 谭小芳. 邮政储蓄银行的市场定位探讨[J]. 金融广角,2005(12):78-79.
【12】刘畅. 我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的定位研究[J]. 财经界,2007(8):233-234.
【13】 何扬.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战略定位及发展建议[J].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7(4):48-50.
【14】 杨华. 日本邮政民营化改革及其启示[J]. 日本学刊,2007(03):29.
【15】 付文兵.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展战略探讨[J]. 邮政研究,2007(05):1-4.
【16】 朱璐. 未来邮政储蓄银行业务向“三农”定位的可行性分析——邮政储蓄银行与农村金融的双赢[J]. 中国发展. 2006(02):37-40.
【17】谢丁.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特色发展战略研究[J]. 邮政研究,2008(05):5-8.
【18】 赵丽芬,郭军海,谢元态. 国外邮政金融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 海南金融,2007(07):51-52.
【19】 Wendy Atkins,Post Modernism. The Drive in to Banking. The Banker 2006.1,pp1-5.
【20】 Masami Imai. Ideologies,Vested Interest Groups,and Postal Saving Privatization in Japan. Wesleyan University 2007. 3,pp4-33.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所在系(所)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