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工作报告 > 实践实习 >

实践实习

关于高校学生团体开展学生活动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发布: 2020-06-19 04:26:36   阅读: 次 【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 淮北 235000)

摘要:高校学生活动作为高校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目前高校学生活动开展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形式单一、创新不足、流于形式、学生参加学生活动时功利性太强、高校学生团体组织学生活动时经费匮乏和场地不足等问题。通过对高校学生活动问题的思考,提出了改善学生团体开展学生活动的对策,为学生团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及外部环境和条件,以促进学生团体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生团体;学生活动;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8-0218-03

每个刚考入大学的学生都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一个大学生完整的大学生活应该包括几个部分:专业课知识学习、学术活动、寝室生活和学生活动[1]。作为高校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生活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刚入校的学生对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更是充满向往,与此同时也会充满点点的迷茫。众所周知,高校学生活动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主要阵地之一,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但是,近些年高校学生活动的开展却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活动质量下降,一些活动老旧无新意,创新性缺失,很难满足现在高校大学生对活动的要求,以致于现在的高校学生活动演变成为“为完成某个任务而被迫搞活动”、“为了评优而刻意搞活动”或者是“为了刷学生社团的存在感而搞活动”的恶性循环。这就使得高校的许多学生团体因为缺乏创新意义、可操作性、教育引导作用的活动失去了作为支撑的活力。利用学生活动充实高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利用学生活动做好高校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引导,间接或直接地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帮助,这应成为当前大学生教育管理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目前高校学生开展学生活动存在的问题

高校学生活动作为大学生课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丰富校园文化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高校中,学生活动大多是由以学校或学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为代表的学生团体组织策划,并且负责实施的。就目前高校学生活动开展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团体组织学生活动的形式单一,创新不足

当然,在某些高校中不乏有一些质量较好的活动,但不可避免的是一些学校的学生团体举办的一些活动越来越形式化,举行活动不求学生的活动质量,形式单一,缺乏自己的思想,比如很多学校都有的动漫社,每年都要举行类似动漫形象模仿,也就是现在经常说的Cosplay这类的活动,这个看起来形式是挺新的,初期会吸引很多学生参与,但年年都是模仿、走秀和简单的动作展示,没有一点变化或者进步,学生在社团内部接收不到新知识,锻炼不到新能力,如此时间长了,当学生已经厌倦了这种一成不变的活动时,参与度肯定会降低,那么日后的类似活动也只能是完成任务似的应付对待,社团也就形同虚设了。如此下去必然会打击师生的积极性,这个学生团体也将变成“一潭死水”。

(二)高校学生团体组织学生活动时为了完成任务疲于应付,流于形式

在高校中,学生团体成员人员众多、流动性大,管理比较困难,在举办一些活动时的意见分歧大,使得很多活动得不到相应的重视,一些需要专业知识较强的活动,比如一些学校的化学协会,经常要搞类似趣味化学实验这样的活动,正常开展化学实验是需要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的,同时一些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这些因素的存在,活动中需要一些有着丰富专业知识的教师作为指导老师,不然容易发生实验事故。但由于学生团体在组织策划过程中安排不合理,使得很多有经验的老师抽不出时间和精力参与学生团体的活动。当然也有很多教师对学生团体活动并不很重视,更有甚者将学生活动和教学对立看待,即使一些教师在学生的邀请下也会参加此类活动,但积极性不高,疲于应付,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来对待,在活动中起不到指导的作用,这就使得此类活动少了很多的专业性,活动质量也必然不高。从学生角度出发,比如在参与一些宣传类的活动时,由于宣传活动参与人数相对较多,在活动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参与宣传的团体成员,他们由于对宣传内容理解不够或者宣传内容不是其兴趣点,而导致在宣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以至于参与活动时流于形式,只是象征性地参与一下活动,并没有深入到活动中去,更有甚者会表现出消极抵触态度,有这种情绪的人多了,活动自然也就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三)高校学生团体组织学生活动时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自我满足

对于一些高校中成立年份较长、资历较老的学生团体,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管理和活动模式,很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满足、很难听取别人的意见的现象,每年总想着将自己固有的一些较为成熟的活动办好,而没有考虑到这些活动是否能跟上发展的步伐,是否有助于现在的学生发展,能否起到锻炼学生能力的作用,如果这些答案都是否定的,那么即使这些活动再成熟、举办的年数再多、经验再丰富,也没有办下去的必要。每个学生团体都有自己的特色或者固有活动,但如果每个学生都只将目光局限在这些已经很成熟的活动上,没有一点改进或者改变,每次都是重复上一次的活动,将举办活动变成了无限制地复制与粘贴,那学生团体的发展也必将失去活力,团体成员的思维也会固化,没有创新力,达不到锻炼的目的。

(四)高校学生参加学生活动时功利性太强

国内大部分高校在评优、评奖时都采取综合测评统计或者绩点统计的方式,而不管哪种形式都将学生参加学生活动后所取得的证书或者参与证明作为加分的一个条件,并且会将活动细化,分为国家级活动、校级活动以及院级活动,每种活动又根据活动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相应的加分,这种制度的出现就使得很多学生在参与学生团体活动时有了选择性,如某个活动意义很好,能够通过参与活动使自己知识面得到提升,但这个活动最终不会给予相应的奖励或者加分,那么即使这个活动再有意义、对自己帮助再大、参与的人数和参与学生的积极性也不会有那些即使对自己能力提升没有帮助但是能有加分的活动多。现在的高校中有这样一批人,只要是能够增加综合测评分或者績点的活动和比赛都会去参加,没有一点针对性与选择性,纯属是浪费自己的精力和时间。现在的大学生在高校中面对形式多样的活动,要做到有选择性,不要功利心太重,参与活动的目的是要锻炼自己某方面的能力,为自己以后走上社会打基础,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得奖学金或者得到几本证书。

(五)高校学生团体组织学生活动时经费匮乏、场地不足

做活动是需要活动经费和活动场地的。目前,高校中的学生团体举办活动的活动经费主要来自学校、团委、会员会费以及社会赞助。学校拨付的经费一般只给参加省市以上比赛的社团;校(院)团委拨付的经费也限于学生团体举办一些校级和院级较大型的活动使用,而学生团体平时开展的活动只能靠会员缴纳的会费,会费的收取有严格的规定,并且收取的会费非常有限;社会赞助没有保证,有时还拉不来,也有些学校或者学院不太赞成学生到社会上拉赞助。这就使得一些好的活动策划因为经费问题被搁置或者抛弃[3]。比如:现在每年各大高校都要做的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对于一些学生活动有时候真的很难做到既要活动质量好、社会影响力大,同时又要所花经费少。所以很多学校的寒暑假社会实践都是形同虚设,虽然是有,而且每年都在大张旗鼓地搞,但活动质量真的很堪忧。可笑的是最终还要从这些活动里通过提交的活动报告选出优秀学生进行表彰,这就使很多高校学生在学校就养成了夸大,甚至捏造事实、报喜不报忧的习惯,这样风气的养成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同時,大都数高校在规划过程中只考虑到教学用场地和办公住宿用场地,而没有规划学生团体的活动场地,或者是与办公用地和教学用地规划到一起,但没有详细合理地分配,这就使得大多数学生团体没有相对固定的活动场地,使学生活动的开展受到了很大制约。

二、新时期改善学生团体开展学生活动的对策

针对上文提到的种种问题,我认为应该健全体制,加强学生辅导员在其中的作用,注重引导,营造一个好的活动氛围,同时对于活动开展要有选择性,并且尽可能地改变评优评奖制度,使得学生有选择性的参加活动,做到参加活动有收获、不盲目、不跟风,真正杜绝“为了办活动而办活动”的现象。

(一)对学生团体开展学生活动要规范管理,加强领导

在高校中负责学生团体开展学生活动的大部分是学校团委或者学院团委。学校和学院团委在做好团的宣传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指派专人负责学生活动工作,对学生活动的意义、活动的可实施性、活动的经费预算等重点环节明确管理内容、目标、原则和办法。对学生活动要严格把关,并加强监督,督促学生团体在活动前期制定详细的活动策划,并且在活动中积极调研,在活动结束后积极总结不足,并做出及时改正,对反响较差的活动坚决做出改动或者取消[4]。同时对学生团体及其成员的行为加以规范,保证学生团体健康、积极、持续、稳定地发展。把管理的重点放在参与者思想的正确引导上,把握方向,正面引导,防止消极负面的思想出现。对学生团体组织的校外较大型活动要严格把关,并加强监督,不使违背宪法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和言论通过学生团体活动得以散布、传播。

(二)利用指导教师对学生团体开展学生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

上文也提到高校学生团体组织学生活动存在活动形式单一、创新不足的问题,而作为现在大学生主体的“90后”学生思维活跃,且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本身最该有创新意识的一批人,却没有了创新思维,做不出有创新力的活动,究其原因还是学生缺乏引导,老活动可以办好,但没有尝试过的新活动就无从下手,不敢将创新思维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要使学生团体的活动质量有提升,参与学生有收益,必须保证给每一个学生团体都配备指导教师,在活动策划的前期,指导老师要根据活动的意义、可实施性、经费花销情况进行相应的监督,及时杜绝一些陈旧、低俗、耗费经费过多的活动开展。同时,有时候作为刚开始接触活动的学生很难预期活动质量的好坏,但有经验的老师就可以给出有针对性地指导,同时在创新意识上也可以做出正确引导,激发参与策划者的创新思维,使得活动更有可实施性与创新性。

(三)对学生团体开展学生活动大力扶持,打造精品

现在的社会一直在提创新,对于学生团体开展的学生活动创新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将以前成熟的活动全部抛弃,而是要在原有活动的基础上创新,吸取原有较成熟活动的成功经验,有所改变,并且积极打造精品活动,做到学生团体活动的继承与发展。活动数量不需要求多,而要求精,要使参与的学生参加每一个活动都有收获。同时,学校应在活动经费、活动场所、设备、指导教师的配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高校团委或者学院团委要从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效果等方面对学生团体活动实施全程指导,解决目前学生社团会员素质不高、活动层次较低、发展不平衡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提高活动层次。通过举办类似社团文化节、社团活动展演、优秀学生活动评比,以及组织学生团体参加各类比赛,特别是省级以上大赛等活动,打造精品活动和品牌活动,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管理规范、在校园内有广泛和积极影响的学生团体,发挥其示范和带动作用。

(四)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有选择性地参与活动

学生积极参加团体活动,这本是件值得鼓励的事情,但没有选择性地参加活动,将时间都花费在一些对其自身规划没有太多帮助的活动上,或者为了活动的参与奖励而参加活动,这样就违背了举办活动的初衷,所以为了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需要由教师加强学生自身规划的引导,在入校初期引导他们做“大学生涯规划”,在进入高年级后再引导学生做“职业或者考研、出国生涯规划”,让学生的每一步都有规划,这样他们参加的活动也不会因为目标模糊而盲目。同时,对于一些学校的评优、评奖制度也需要作出相应改变,不再是只要参加活动就可以加分,而要参加活动并且取得奖励才给予加分奖励,有了竞争性,这样可以增强参与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学生活动做好高校学生就业与创业引导,也是间接或直接地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帮助。

(五)整合资源,加强合作,和谐发展

高校学生团体作为大学校园里能够相对独立地开展活动的群众性非正式团体[5],虽然高校学生团体中的学生会和社团都隶属于团委管理,但平时举办活动都是各自负责,在举办一些稍大型活动时经常受到资源限制、参与人员不足等因素影响,使得活动质量下降。要改变过去各自为战的格局,形成团委主管、学校宣传、学生管理,教务、科研及后勤等部门共同关心、学生会以及社团合作办活动的局面,同时也可以有效整合校内外和社会资源,为学生团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内部及外部环境和条件,以促进学生团体和谐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学生活动在高校学生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高校与社会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好的学生活动也是凝聚青年学生的积极有效载体。现如今高校团体活动仍有很多问题,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者要积极探索学生团体活动的发展趋势,积极引导,认真研究学生团体活动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不断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使学生团体活动质量能有进一步的提升,这既是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高校和谐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培养造就大批符合社会发展的合格创新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闫宏微.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2]罗琴.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

[3]郑小红.高校学生社团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2):141-143.

[4]常青.高校学生社团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5]董轶文.对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

收稿日期:2016-11-30

作者简介:张威(1987-),男(汉族),安徽淮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环境化学;程方园(1994-),女(汉族),安徽宿州人,淮北师范大学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