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工作报告 > 实践实习 >

实践实习

关于实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 2022-08-16 10:20:12   阅读: 次 【   


    干部能上能下始终是干部制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其中能“下”又是重中之重、难中之难。为加大干部能下的问题的改革力度,2002年5月,我区在深入分析我区干部队伍状况和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关于实行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的暂行规定》,以街道领导班子调整和乡换届为契机进行了推行。实践证明,明确任期规定,让干部在上时就有下的概念,可以使干部的上与下成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有利于解决干部不犯错误不下来的问题,使干部能下的问题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一、实行任期制的主要做法
    实行领导干部任期制,是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一种新探索、新尝试。为做好此项工作,我区紧密结合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需要,从以下三个环节着手,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一)认真制定干部任期的有关政策和规定
干部任期在选任制干部中早已实行,但仅仅是明确了任职期限,缺少必要的配套的任期管理措施;而对委任制干部的任职期限、工作目标的确定和管理,更是处于一种模糊状态。针对上述问题,我区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认真制定了实行任期制各环节的有关政策和规定。
   一是拓展适用范围。从本质上看,我国党政机构中的非选任制干部和选任制干部是没有区别的,完全可以参照选任制干部实行任期制。因此,我区在制定干部任期制时,不仅仅局限于选任制干部,而是扩大其适用范围,拓展到所有委任制的处级领导干部,明确规定全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处级领导干部均实行任期制,进一步扩大了任期制的外延。
   二是合理确定任职期限。本着与有关法律规定保持一致性及保证班子稳定性、连续性的原则,区别不同类型、不同岗位干部的不同情况,对任职期限进行了合理界定:对区级机关及街道的处级领导干部,实行与区委、区政府领导班子的任期一致,任期为5年,连任期限不超过2个任期;对乡的处级领导干部,实行与乡党委和政府的任期同步,规定届期为3年,连任不超过3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处级领导干部任职期限按各自章程执行。
    三是明确责任及管理方式。为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加强对干部任期内的管理,对任期制干部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规定领导干部要根据所任职位的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并签署责任书,由上级组织部门负责进行年度考核、届(期)中考核和届(期)末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对不胜任的干部及时进行动态调整;任职期满后,符合任职条件的重新任命,不符合任职条件的自然解除领导职务。
    四是限定任职年龄和最高任职年限。为真正实现干部最佳年龄、最佳成熟期与所任职务对等,保证优秀干部能够脱颖而出,保证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干部队伍目标得以实现,我区结合干部队伍的现实状况,立足于给优秀干部腾位置、搭舞台,限定了干部任职最高年龄和最高年限。规定“领导干部任职期满后,因年龄原因不能任满一个新任期,一般不再安排担任领导职务”。同时,明确“处级领导干部连续担任同一职级领导职务的最高任职年限一般不超过15年”,超过最高任职年限的要区分情况合理进行调整和安置。
   (二)以推行任期制为核心开展综合改革
    按照我区出台的任期制规定,街道系统领导干部的任期从去年算起,任期为5年。区委结合街道班子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班子结构不合理、干部长期不交流、有些平平的干部下不来、年轻干部没配齐等问题,率先在街道系统开展了以推行任期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整个改革过程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步骤:
    1、整体筹划,精心准备,广泛发动营造氛围
    为确保在街道系统率先推行的以任期制为核心的改革能平稳推进、取得实效,我区周密做好了工作准备和思想准备。首先,精心设计改革方案。立足于加强街道领导班子建设和提高街道工作水平的实际需要,本着“调整街道副职干部与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与推进干部交流、与推行实绩考核、与开展竞争上岗、与推进干部队伍年轻化相结合,进而同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相结合”的思路,在反复论证、充分听取方方面面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此次综合改革的整体方案,对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作出了总体安排和周密部署,为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其次,广泛进行宣传发动。区委专门召开了街道全体处级领导干部动员大会,对改革工作进行了统一部署、统一动员。各街道领导班子在深入学习改革方案和任期制等有关文件规定的基础上,以召开干部大会、个别谈心等方式,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和动员。尤其是着重做好了此次改革过程中有可能调整下来或可能交流的干部的思想工作,充分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支持改革、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在全区上下营造了良好的改革氛围。
    2、扩大民主,严格程序,积极稳妥推行任期
    考虑到各街道党政正职机构改革期间刚刚调整到位,按照任期制的规定,可以自动进入新任期,而副职领导干部是第一次实行任期制,为保证街道副职新任期的稳妥推行,我区从扩大民主、严格程序入手,着重做好了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首先,充分听取干部个人意愿。要求街道全体副处级干部按照任期制的有关规定,结合自身实际,向组织提交是否愿意进入新任期的个人申请。其次,广泛征求干部群众意见。采取民主测评、考察、调研等方式,对各街道的班子建设、人员结构及工作情况进行了深入考察了解,进一步听取了群众对街道副职领导干部的评价。第三,确定进入新任期的人选。根据任期制规定的干部任职条件,综合个人申请、民主测评、组织考察和调研等各方面的情况,结合街道班子和干部个人实际,研究确定了街道副职干部的调整意见。其中,对25名超过连任期限的干部进行了交流或轮岗,有12名因年龄原因不能任满一个新任期的干部改任非领导职务或提前退休,有2名超过最高任职年限的干部改任了非领导职务。同时,对调整后出现的空缺职位,在街道系统内部开展了竞争上岗,26名干部经过竞争上岗走上了领导岗位。
    3、明确目标,强化责任,层层签订任期目标
    推行任期制的关键是明确任期目标。各街道班子调整到位之后,按照任期制的有关规定,首先,各街道在区委街工委的统一指导下,根据全区推进“三化、四区”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各单位的具体情况,研究制定了符合实际且具有本单位特点的、切实可行且具有前瞻性的任期目标,同时对任期目标进行了分解,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其次,每个班子成员根据班子制定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分解情况,各自制定了符合岗位职责要求的任期目标。最后,由班子党政一把手代表班子及本人分别向区级主管领导签订了任期目标责任书,副处级领导干部分别向本街道党政一把手签订了责任书。通过层层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不仅为下一步推行工作实绩考核提供了依据,而且有利于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促进广大干部积极进取、奋发工作。
   (三)妥善做好调整下来干部的安置
    妥善做好按任期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的安置,是顺利推行任期制的重要保证。推行任期制以来,我区始终以解决“下”来干部的待遇和出路为介入点,按照“三个注意”妥善做好了干部“下”来后的相关工作。
    1、注意落实好“下”的干部的工资待遇
    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落实“下”的干部的待遇:对各方面比较优秀,但因年龄原因不能任满一个任期的干部,改任上一级非领导职务退二线;对工作称职,因年龄较大、身体不好等原因下的干部,保留原工资待遇;对犯错误降免的干部原则上按新任职务和工作岗位确定工资待遇。通过以上措施,较好地避免了能下工作中容易出现的待遇纠纷,有效地减轻了改革阻力。
    2、注意做好“下”的干部的工作安排
    为继续发挥按任期“下”来干部的作用,注意因人而异做好他们的工作安排。对因超过最高任职年限改任非领导职务、但男不满55周岁、女不满50周岁的干部,安排进修学习或专题调研,一年后根据工作需要另行安排工作;对因年龄原因退二线的干部,组织他们参与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调研、重点项目监督、协助本级班子开展工作等;对自身问题较多,或能力素质不适应岗位要求,或小才大用,或用非所长导致不胜任的干部,注意重新安排合适岗位,从而较好地调动了调整下来的干部的积极性。
    3、注意加强“下”的干部的教育管理
    针对“下”的干部怕丢面子,有失落感等思想和社会上的一些议论,区委始终注意通过谈话谈心,客观公正地评价他们的成绩和长处,讲清调整的原因和理由,要求他们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组织,正确对待自己。同时,注意加强跟踪管理,通过集体座谈、个别访谈等方式,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情况,做好有针对性地管理工作。

    二、实行任期制的初步成效
    从我区的实践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反映看,任期制的推行,在解决干部能上能下、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突破了传统的管理模式,疏通了“下”的渠道
    推行领导干部任期制,触及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最敏感的问题?干部的退出机制,对以往干部实质上存在的“终身制”、“铁交椅”是一种突破。由于任期制对干部的任职有明确的任期规定,任期一到,职务一般都自然解除。如要继任,必须经过组织人事部门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和有关条件以及工作需要,报有关部门、机关批准,或重新参加竞争上岗,因考核不胜任的,不再享受现待遇,按不胜任现职干部调整安排。同时,最高任职年龄和最高任职年限的限定,又从年龄和任职上规定了干部“上”与“下”的界限,不仅使干部“下”有了政策依据,便于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操作,而且使干部在“上”的同时就有了“下”的概念,干部本人从心理上也容易接受,利于突破以往干部上易下难的弊端,进一步拓宽干部“下”的渠道。推行任期制以来,我区共有×名干部因年龄到“杠”改任了非领导职务,有×名干部因连续担任同一级别职务超过15年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占“下”的干部总数的×%。
    (二)促进了干部新老交替,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
    实现干部的及时新老交替,保持合理的梯次结构,是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的关键。实行任期制以来,由于有明确的任职年龄、年限,使得一些年纪较大的干部能够及时按规定从现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保证了干部新老交替的顺利实现。我区街道系统开展以任期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过程中,一批年龄较大的干部按任期制退二线后,为及时启用优秀年轻干部提供了机会、创造了条件,使街道领导班子的年龄、知识、专业结构得到了明显优化。经过改革,街道处级领导干部的平均年龄比改革前降低了2.9岁,35岁以下年轻干部所占的比例由5.8%上升到了11.8%,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达到67.4%,比改革前提高了11个百分点,街道处级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为街道工作整体上水平初步奠定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三)形成了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
    实行任期制必然要求实行严格的任期目标责任制,只有建立任期目标责任制,使考核领导干部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才能在任期满时对干部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为干部的进退去留提供依据,从而有效激励约束干部。我区在街道系统推行任期制的过程中,通过明确任期目标、签订责任书,对干部在任期内和每年要做什么工作,完成什么目标,不仅提出明确的定性定量的要求,而且明确将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升降去留的依据,使大家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干部的内在活力得到很大激发,干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积极性都有明显的提高,不少干部说,“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要努力找工作”。同时,为保证任期目标的顺利完成,许多街道还以此次改革为契机,自觉查找以往在自身建设方面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对策,促进了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三、实行任期制的几点体会
    通过一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体会到,要使任期制顺利推行、取得实效,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必须转变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在全社会积极倡导和树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干部的上和下是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的思想和观念,是顺利推行任期制的前提。改革中,我区注重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持续性的宣传和教育,使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官”念,淡化“官本位”意识,正确对待组织安排,正确对待群众的看法,增强“下”的自觉性;使群众正确看待干部的升降去留,缓解干部“下”的压力。同时,注意充分利用街道综合改革和乡换届班子调整的有利时机,通过实际工作来增强宣传效果,改变干部群众对干部“下”的看法,使干部群众逐步树立不光“有错误”要下、不胜任要下、相形见绌者要下、为培养年轻干部也要下的观念,理解和支持干部“下”的工作,为任期制的实行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是必须合理制定有关政策和规定。任期制能否顺利实施,关键是制定的制度是否科学规范,宽严是否适度,规定是否合理。因此在制订领导干部任期制的有关规定时,要吃透上情,掌握下情,既要大胆改革创新,又要积极稳妥推进,力求使制度内在内容有所突破、相互配套的同时,做到各项规定力求合理、公平。特别是对最高任职年龄和连续担任同一级别职务最高任职年限的限定,直接涉及干部的切身利益,是干部群众最为敏感的问题,必须从既能有效疏通干部出口,又能合理配置干部资源,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出发,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取得方方面面认可的基础上,对干部“何时下、下来后如何安置”等问题作出缜密规定,防止由于政策制订上的疏漏而给工作造成被动,从而真正建立起切合地方实际、符合现代干部管理特征的领导干部任期制度。
    三是必须配套制度和措施综合推进。实行任期制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这一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要使任期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同干部管理中的其他制度和措施相配套、相衔接,与其他改革措施有机结合起来,整体运筹,同步推进,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任期制在党政干部管理中应有的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出台任期制之前,我区已先后推出了公示、试用期、交流、辞职等近20项制度,这为任期制的推行提供了较好的配套制度体系。在街道系统率先推行任期制的过程中,又综合运用了任期制、辞职制、干部交流、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竞争上岗、任前公示、试用期制、诫免等十几项改革措施,使此次改革最终成为一次全方位的综合改革,有效发挥了各项制度的整体功能,放大了实行任期制的改革效应。
    四是必须妥善做好下的干部的安置。当前对干部合理“下”的问题,还存在一定的误区,比如,认为“下”的干部都是犯了错误的。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过程,实际上是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其根本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干部队伍有上就有下,有升就有降,能上能下、能升能降是一种正常的干部工作机制,与犯错误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尤其是因任期制对年龄和任职时间限定“下”来的干部,更多是事业与工作的一种需要,做好这些干部的安置,既可保证干部资源不会浪费,又为“后来人”吃了定心丸,对减轻改革阻力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区在推行任期制工作中,始终坚持根据“下”的干部不同情况进行妥善安置,使干部下得安心、下得满意、下得顺畅,从而确保了任期制顺利推行。

    四、问题与思考
    我区任期制的推行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主要是更新了观念,迈开了步伐,积累了经验。但是,要使任期制真正得到完善,不断提高改革效果,还需进一步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抓紧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真正发挥任期目标的激励约束作用
    任期制既然有任期,也就必然有任期目标和对其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决定干部的升降去留,否则任期制将失去其对干部的激励约束作用。但由于任期制覆盖各系统、各级别、各岗位的领导干部,其任期目标各有不同,以往和现有的以定性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已很难对干部任期内的目标完成情况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必须抓紧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首先,要科学设计考核评价指标。由于各部门、各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领导干部存在诸多差异,因此,不能使用一个模式考核所有所有的干部。要根据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和职责要求,本着“分清主次,兼顾全局”的原则,合理确定干部的考核指标要素。在考核内容上既要重业绩又要重能力,在指标具体设置上不宜全而细,否则会使考核的工作量过大,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还会分散领导干部的注意力,难以保证任期内重点工作的落实。其次,要简化考核程序,改进评价办法。要按照“于法周严、于事简便”的原则,简化年度、届(期)中和届(期)末考核的程序。在考核的评价办法上,改变过去单一采用定性评价的办法,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将每一评价指标赋予相应的分值,或按一定的定性档次转化为定量分值的办法,最后按照各指标所占的权重比例,对干部考核作出综合的定量评价。再次,要真正尊重和运用考核结果。要坚决依据考核的定量评价结果,决定领导干部的升降去留,提高干部任期目标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程度,使任期制真正发挥任期目标的激励约束作用。
    第二,不断健全干部监督制约机制,避免实行任期制可能带来的负效应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由于干部素质高低不一,使得任期制的推行也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定的负作用。因为任期有限,个别干部为求所谓的“政绩”,可能不顾客观实际,搞形象工程,树泡沫政绩,不考虑可持续发展,出现短期行为和政绩“透支效应”。由于任职年龄和任职时间的限定,干部年龄接近任职年限或任职时间接近15年时,也可能会出现“55岁现象”或“14年现象”,导致工作热情下降,战斗力降低。凡此种种,都要求进一步健全监督制约机制,强化对任期制干部的监督。一要加大现有监督制度的落实力度,加强干部任期内的监控。切实落实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报告、谈话谈心、诫勉制度等制度,重点对思想政治状况、行使职权、履行职责、个人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使任期内的干部得到有力的制约和有效的预警,一旦出现各种免职降职情况及时作出处理。二要延伸审计方式,加强干部任期内的审计。在继续完善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同时,将离任审计延伸到任中审计,首先要建立对任期制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实施任中审计的制度,加强事前控制和监督。三要整合资源,健全监督体系。主要是充分发挥组织、纪检监察部门发挥的综合协调作用,审计、信访等职能部门积极参与,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联动机制。同时,发挥退居二线的组织员队伍的优势,建立一支专兼职的督察员队伍。积极支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评议监督和人民群众、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把组织监督和社会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监督体系,扩大对干部监督的视角和途径,确保领导活动在任期内良好地、有效地、健康地运行和开展。
    第三,不断强化制度的规范操作,有效降低保持队伍稳定与调整间的相互冲突
    任期制既要求干部任同一职位时间不能过长,超过任职期限应进行交流或改任非领导职务,又要求干部任期内应保持相对稳定,变动不能过于频繁。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会陷入两个误区,即:片面强调调整而不考虑正常的任期,片面强调任期而不考虑必要的正常调整。前者虽然实现了优化班子结构的目的,但由于失去了稳定性,对单位的整体工作会带来负面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少数干部的短期行为和唯上心理。后者虽然保证了稳定性,但必然会造成领导班子结构的老化和僵化,也不利于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创造条件。因此,在任期制的持续推行中,必须规范制度的具体操作,正确处理好相对稳定与必要调整的关系,既要注意着眼于考虑班子的任期,保持班子的稳定性,又要着眼于优化班子结构适时进行必要的组织调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