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工作报告 > 述职述廉 >

述职述廉

【我最喜欢的一篇经济学文章】经济学人文章

发布: 2021-09-29 00:05:50   阅读: 次 【   

我最喜欢的一篇经济学文章——铅笔的故事 《铅笔的故事》伦纳德·里德的作品。伦纳德曾担任美国洛杉矶商会主席,于1946在纽约建立了旨在传播古典经济自由观念的经济学教育基金会,并担任主席至去世。他为古典自由主义的传播撰写了很多经典的文章,而其中《铅笔的故事》影响最大。我在《经济学基础文献选读》一书中读得此文章,并以此获得感悟。

《铅笔的故事》全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第一人称为主,描述了一只铅笔的一生。

文章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由“已成型”的铅笔的自白引入,首先在第一段中用大量的篇幅叙写了“铅笔如何值得探索”这一主题。并从铅笔的构成——‘木头、漆、印制的标签、石墨、一点儿金属,还有一块橡皮’,引出了下文对铅笔一生的叙写。

第一个部分我称为引言,因为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总起,不仅交代了文章的主人公——铅笔;
更是通过铅笔的自白隐晦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铅笔虽然只是社会生产中一个极其微小的一个产物,其产生的过程却足以折射整个社会生产的流程以及现状。

第二段的标题叫数不清的前身。顾名思义,即铅笔制作中一系列繁琐的“家谱”。本段以铅笔物理上的前身——一棵生长在加利福尼亚北部和俄勒冈州的挺拔雪松为起点,以上文提及的铅笔的构成为线索,详细的介绍了铅笔制作。

不是单纯地介绍工厂的流水线,小到伐木工人喝的一杯咖啡的制作,大到铅笔制作厂400万美元的资本投入;
早到锯木刀的设计制作及捆绑树木的麻绳的诞生,晚到便利店里铅笔的标价销售。里德把这些程序统统称作‘铅笔的前身’。

里德在第二段的叙写详尽地介绍了铅笔的一长串牵扯至社会生产方方面面的生产线,以小见大,证实了前文提出的观点——铅笔的诞生值得敬畏。

第三部分标题为无人知晓。这一段从与铅笔的生产工序的生产者入手,例如巴西种植采摘咖啡豆(用于制作工人饮用的咖啡)的农民,以及油田里负责负责开采石油(石蜡从石油中提取)的工人,或者俄勒冈的负责获得最初的原材料的伐木工 。这些人有些可能很少使用铅笔,有些甚至根本没有见过铅笔,但他们都切切实实地参与到了整个生产的流程之中。

里德特地在其中强调了专业生产知识的量度,即整个生产中没有一个人是拥有完整的铅笔制造知识的。

“在这成百万人中,每个人,哪怕是铅笔生产公司的总裁,所作出的贡献也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丁点实际知识(know-how)。

” ——《铅笔的故事》 但他也强调了生产中的知识组合——即将每个人拥有的微量的专业知识进行对接联系,就能成功生产出铅笔。

因此,在我看来,里德对第三段的描写叙述旨在说明,虽然人们各式各样的活动在特定条件下都参与到了铅笔的制作工序中,但实际上那些非直接相关的参与者都不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即工作者对自己生产的实际用途是模糊不清的;
同样,即便参与了商品的生产,工作者对与自己生产相关的那个产品也不一定有现实使用需求。但即使这样,他们的生产也会在自然关联下切实结合并发挥作用。

里德将第四部分的标题定为无人主宰。这一段将铅笔制作工序的过程称为无人指挥主宰的自发性过程。没有一个政府的官员坐在办公室里对铅笔的生产进行布置规划,也没有一个人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指挥。

“这一切都好像是上帝的安排。” 即从树木的砍伐开始,工序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是生产者基于自己生存的需要(或是获得钱财,或是获得生存资料)而在自发进行的,并无人刻意的去引导。

里德在这一部分中提及了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观点,从他的主张来看,里德相信—— “社会的生产生活中,成百上千的微不足道的实际专业知识,能在满足某一需求的推动下,自发地,神奇地组合在一起并发挥作用。” 文章的第五部分,即最后一部分,便也提出了全文性总结的观点来作为主旨的升华。里德通过对收音机,电视机的举例,提出了让人们自由的创造的观点。在他看来,让人们自由创造,能够使社会上生存成本降低(文中举例了把石油运地球半边和政府把文件送到街对面的费用对比的例子)。

到此,整篇文献便已经步入结尾。我喜爱这篇文献的原因就如它的文字一般简单——它以趣味化,寓言化的语言描写一支铅笔的故事。与寻常的经济学文献不同,它虽抛却了繁杂的专业术语,却并没有因此俗化,而是真真切切的表达了文章应该表达的联系的生产特点及提倡自由主义的专业思想。反而因为故事的叙述形式,而使整个文章的重点更加突出。

里德在文章中,并没有试图对人们的日常活动进行指导,而是尝试用故事的方式使人们对自己所处于整个社会的生产中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

而关于文章的主旨,里德在文末也直接提出。

“我教给人们的启示就是:让一切创造性的活力不受妨碍地发挥出来。只须按照这一经验组织社会的运转即可。社会的司法机构则应尽最大的努力清除一切妨碍这些活力发挥的障碍。允许这些创造性的实际知识自由地流动。要相信自由的男男女女会对看不见的手作出反应。这种信念会得到证实的。我,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一支铅笔,以我奇迹般的诞生过程证明了,这是一种实在可行的信念,就像太阳、雨雪、雪松树等等一切美好的事物一样实在而可信。” ——《铅笔的故事》 从原文中可以看出,里德是彻底的自由主义派——他主张让市场完全依照自然经济规律自由发展,而非由政府参与调控。

尽管喜欢里德的这篇文章,我也无法对他的观点产生认同。

哈耶克曾在《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一文中曾有提及——大部分经济学家在建设社会的理论中,假设都过于完美,与现实社会的实际情况有所脱节。

“在某些已知的假设的基础上,答案很简单。如果我们拥有所有相关的信息,如果我们可以从一个已知的偏好系统开始,如果我们掌握了现有方法的完备知识,剩下的就只是一个逻辑问题。

也就是说,对于什么是对现有方法的最好的使用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隐含在我们的假设里的。解决这个优化问题必须满足的条件已经被计算出来,而且可以用数学形式进行最好的表述,简短地说,即任何两种商品或要素的边际替代率在所有不同的用途中必须是相同的。

然而,这根本不是社会所面临的经济问题。” ——哈耶克《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 对比里德的观点,我认为里德的观点中恰好犯了其中的错误——把经济规律在社会中的应用假设的太过完美。

市场的发展固然需要遵守的自然经济规律,但由于市场本身的局限性(我认为应该称为社会上人性的局限性,即无止境追求收益最大化)如市场的自发性与滞后性等问题,会导致市场的失调。

相信大家都对著名的世界经济大危机十分熟悉,这场由美国华尔街起始的金融风暴几乎席卷了全球,对当时蓬勃发展的资本主义经济造成重创。或许这是自然经济规律的一部分,但此类失调对社会危害相对较大,因此应该受到抑制调节。

但抑制调节并不能单纯的依靠人们自发的行动,因为上文也有提及失调本来就是源于人们欲望与生产的失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人决策的更加理性的政府就更具有决策优势——政府可以根据对比市场实际供求,来对生产者进行约束,使其扩大或者缩小规模,以达到平衡市场供需的目的。

因此计划经济在市场的发展中就是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一点可以参照罗斯福在经济大萧条期间施行的措施——尽管在企业家中名声不佳,罗斯福依然对美国的经济做到了力挽狂澜。

但这并非代表里德的理论观点就毫无用处。即使是在国家宏观调控大行其道的当代社会,由于经济贸易全球化的客观原因,市场比以往更加需要自由的发展活力 而且在实施初期,计划经济虽然可以获得良好的回馈,并几乎完全不受到经济大危机的威胁(可以参考借经济大危机中迅速崛起的苏联),但完全的计划经济也必然存在弊端。这也是恰好印证了20世纪的苏联——一个受到僵化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制约并因此衰落直至解散的超级大国。

以此回顾中国自建国至改革开放以来多年的探索,从完全的学习苏联的计划经济到成熟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走了太多的弯路。但所幸,在邓小平主席的领导下,在寻找均衡点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迸发的无穷的、几十年如一日的经济活力相信已经可以说明我们的成功。

这似乎在告诉我们——完全的,纯粹一方的体制即使在一开始取得成功,但必然败落。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我们应该将两个体制加以融合,并找到两个体制的均衡点,以实现经济社会健康稳健发展的长远目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