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计划总结 > 专题总结 >

专题总结

集成化教学模式在高校药理学课程中的实践

发布: 2021-06-17 04:07:45   阅读: 次 【   

zoޛ)j馟iGހ׮xM}fn4i>''+jםM朆)2^pWxZfZ *.ǬM�ԡXjxy؜jPWx(Z!rb)ϮǵM4(b춶ZfZ +(j)ܢzbql^+n޷ɞv'(2Z"http://www.csibaskets.com/all-2-1.html"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学习法(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到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新型教学方法不断涌现[1-2]。这些教学方法的引入使得原本单一的教学模式得以丰富,新型教学模式明显增强了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使课堂教学氛围也由原来的死气沉沉变得活跃起来。但随着课堂互动的增多,原本的学时安排可能因此显得紧张起来,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充分利用好这些新型的教学方法,既能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又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将这些新方法进行整合,创建出集成化的教学新模式,达到1加1大于2的教学效果,并且将其合理、有效、灵活地利用在教学实践中是高校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1  高校药理学课程的特点

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主要讲解的是药物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等内容。药理学跨越基础与临床、药学与医学,为新药研发、药物合理使用提供重要依据。由于其涉及专业广,因此药理学成为包括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学、预防医学、营养学、检验学、法医学等众多医药及其相关专业的重要必修课程[3],是学生从事临床医疗、药学服务相关工作的基础。药理学具有专业性强、教学难度大、应用广泛等特点。专业性强体现在该学科是以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等多门医药学相关学科为基础,并通过实验得到的理论体系;难度大则主要因为药理学中涉及到大量机制性研究内容,因此在讲授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对之前所学的基础学科一知半解或记忆不深刻都会直接影响其对药理学相关内容的学习理解;应用广泛则是因为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为药品的临床治疗适应证、药理作用、不良反应、作用机制等[4],这些与临床医疗实践和新药研发等内容息息相关,贯穿于医药卫生领域的各个方向。

根据药理学的学科特点,医学类高校本应将药理学这一学科安排在专业课程阶段进行讲授,但多数学校都将其归类为基础课程,这样便使得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相当大的难度。一方面原因是学生对于基础课程的学习有所欠缺,没有系统全面地学习过与药理学配套的相关基础学科如:病理学、生理学、解剖学等,这就导致了教师在讲授药物作用机制等内容时学生无法理解,影响对课上内容的掌握,出现教师讲不透,学生听不懂的尴尬局面。另一方面教师若想顺利完成教学需要在课堂大量复习相关学科基础知识,而课程时间安排又相对紧张,学时数量有限,无法将所有知识点细致讲解,导致学生无法全面掌握知识点,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窘境。结合上述现象,为了提高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效果,任课教师就必须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5]。

2  集成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及构建

集成(integration)就是一些孤立的事物或元素通过某种方式改变原有的分散状态集中在一起,产生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集成的方式让原本零散的各种局部变成了系统的整体,完成了资源的整合,具备比之前更强的优势。因此如果将集成这一思路用于教学模式的转变也必将收效显著。集成化教学模式就是将原本零散、广泛的多种教学方法经过整合,构建成一种系统的教学模式。集成化教学模式的优势是让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系统化,教师在讲授概念、机制等内容时可以采取传统的传递式教学,而对于与实际生活、工作连接紧密的内容则可以采取翻转课堂、分组讨论等方式增加与学生互动让原本严肃、紧张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跃、生动。

在集成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中,教师首先要清楚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其次要了解授课对象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灵活地构建出符合教学目的的集成化教学模式。常见的教学模式分为以教师为主体和以学生为主体的两大类[6]。其中课堂上最常出现的就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其优点就是能非常系统地将教材中的内容完成、无误地传递给学生。此外,问答式教学也是另外一种较为普遍的教學模式,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做出回答,教师再给予正确答案,这样可以有助于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掌握的程度。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则以探究式、范例式、自学-辅导式教学为主[7],其中PBL教学方式在医学院校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所学习的内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加深对所学课程的理解。授课对象的特点一般分为两大类:主动探索型和被动接受型。主动探索型的学生希望在教师的引导下能通过自身的挖掘获取知识,而被动接受型的学生则更擅长记忆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这些教学模式都有其优势所在,使用得当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根据学生及课程的特点,在众多的教学方式中选择适合授课对象特点的几种加以整合就可以构建出符合自己课堂要求的集成化教学模式。见图1。

3  集成化教学模式在药理学课程中的实践

为了克服药理学课程授课过程中存在的抽象、枯燥、难以理解、课时有限等问题,便于学生们理解学科中的重点、难点并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该校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了集成化教学模式,达到了良好授课效果。集成化教学模式的开展除了采用传统的讲授模式外,还借助了微课、PBL教学模式以及蓝墨云班课APP等教学手段,采取课堂学习和线上学习同步教学模式。针对课堂时间有限的问题,授课教师充分利用课下时间,让学生在上课前先预习课上所要讲解的部分内容,课前老师先将与下次课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及一些便于自行理解的内容以微课等形式上传至蓝墨云班课的资源当中,并布置课前预习题目让学生们先对课程内容有一个简单的理解,这样就可得大大节约课堂时间,让教师有更多时间在课堂上讲解重点、难点内容。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更加侧重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在讲解完课堂重点内容后会采用案例研习、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就掌握重点内容,而相对容易理解以及次重点内容,授课教师也通常采用微课的形式让学生们进行观看,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教学质量。课后作业的布置同样也不局限于传统的布置练习题,而是给一些案例让学生课后分析讨论。此外,第二课堂活动也十分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授课内容的理解,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该校药理教研室开展过的活动包括:绘制药物不良反应的科普漫画、编排用药小话剧、药理学词汇谜语大赛、合理用药处方分析竞赛思维导图构建比赛等,通过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对课堂上所讲授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调动了大家的学习兴趣。总之通过集成化教学模式的使用,学生们听课状态有了极大的改善,并且期末成绩也有所提升,真正实现了新型教学模式和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4  结语

通过近3年的实践证明集成化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大大弥补了单一教学模式的不足,为药理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新思路。集成化教学模式并非只有一种固定形式,从最开始的尝试使用到遇到问题调整改进,再到最终灵活运用到教学实践中,选择出适合自己集成化教学模式,不同类型的学校和不同授课风格的教师都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找到最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也正是集成化的优势所在。相信通过更多老师的摸索和实践,集成化教学模式也会不断改进和完善,最终将成为更加合理、系统的新型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  黄素坤.TBL教学模式在临床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2017(4):45-48.

[2]  汪虹英.PBL教学模式在大学化学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J].化工教学,2018(44):165.

[3]  王敏杰,金蓉.“对分课堂”在药理学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27):17-19.

[4]  丁旭,赵鹏,胡维.高职医学类不同专业药理学教学方法讨论[J].课程教育研究,2017(31):234.

[5]  黄梅,段志军,丁赫妍,等.临床课程教学中过度型TBL教学法及其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8):106.

[6]  赵丽红,彭国强,刘成,等.高职高专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改革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6):140-141.

(收稿日期:2019-09-03)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