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计划总结 > 工作总结 >

工作总结

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试题

发布: 2020-06-06 21:11:02   阅读: 次 【   

一、积累和运用。(25分)

1、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世界充满了起伏变化,它以不同的高差铺展着各异的风景,又已大自然的平衡之手,着意营造了险竣处的美丽。这一哲理也结晶在一句唐诗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①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两个用错的字是____和____;改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②这段文字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找出并改正。(1分)

2、下面对课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A、课文《伟大的悲剧》主要叙述了斯科特这位失败的英雄和他的队员在归途中的悲壮覆没。

B、《登上地球之巅》中作者除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不时用闲笔描写美丽的珠穆朗玛峰的景色。这在阅读效果上可称为一张一弛,给人美的享受。

C、《真正的英雄》这篇演讲词主要写的是美国人和美国事,写的是航天领域的事故,其意义在于突出美国的民族凝聚力。

D、《夸父逐日》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3、文学常识填空。(6分)

⑴《伟大的悲剧》的作者是 _______(国家)的 ____________ 。

⑵《荒岛余生》选自《_________ 》,作者是英国的 _________ 。

⑶《夸父逐日》选自《_________ 》,《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_》。

4、下面一段话的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的正确顺序是()(2分)

大家一定都熟悉孟母三迁的故事吧。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如果没有孟母的严格要求,中国思想史上将会缺少一颗耀眼的明星。

①而且搬到学堂附近之后,她也毫不放松对儿子的要求,留下“孟母断杼”的佳话。

②由于孟母的远见卓识和严格要求,孟子最终成为流传千古的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③孟母为了使儿子成才,连居住环境都一丝不苟,选择再三。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

5.仔细揣摩下面两个语句的内容和写法,再仿写一句。(2分)

当一个人怀疑自己的时候,他忘记了建立自信是一种习惯;当一个人浑噩度日的时候,他忘记了阅读好书是一种习惯;

6、你在课内学过,或者课外还读过一些描写夏天的古代诗词,请写出你所喜欢的两句。(3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语句。(2分)

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重要的空间基础设施,他综合了传统天文导航定位或地面无线电导航定位的优点,相当于一个设置在太空的无线电导航台。

8、学校将举办野外生存夏令营活动,活动地点是一座荒岛,只许带极少量的食品和最基本的生活用品。你想报名参加,可是父母却很担心,认为太危险了。

⑴你将怎样说服你的父母?请概述理由。(3分)

⑵如果父母同意你去,你将做哪些准备?(2分)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9-14题。(15分)

【甲】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乙】

生而眇①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②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③盘而得其声。他日④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⑤烛而得其形。他日揣⑥龠⑦,以为日也。日之与钟、龠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注释〗①眇(miǎo):盲,瞎。②或:有人。③扣:同“叩”,敲打。④他日:(以后的)一天。⑤扪(mén):抚摸。⑥揣:抚摸。⑦龠(yún):古乐器,形状像笛。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①两小儿辩日() ②日始出时人近()

③日之如铜盘() ④不知其()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孔子不能决也。

②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11、甲文中两小儿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2分)

12、乙文中有目者说“日之状如铜盘”,眇者则“闻钟以为日”,有目者说“日之光如烛”,眇者则“揣龠以为日”,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距?(2分)

13、乙文借生而眇者问日这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14、甲文这则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多方面的启示。请写出你所得到的一种启示。(3分)

(二)阅读文章,完成文后阅读题。(20分)

天涯处处望神七

神七飞船发射,凡我炎黄子孙,无不热心以待,翘首以望。

岂仅国内同胞,请看海外赤子——“我们这里的华人都奔走相告,关照再忙也别错过看晚上的神七升空噢。”一个个越洋电话里传来喜气洋洋。更有来自海外华文媒体的声声庆贺,你听美国休斯敦时代华语广播电台负责人标准的普通话:“当世界还在为北京奥运的成功举办赞叹不已的时候,又传出了神舟七号即将发射升空的消息,而且宇航员将进行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一次出舱行走。我们知道,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完成了其他国家几十年的研发过程,成为了航空技术强国。我们对祖国取得的又一个伟大成就表达祝福!”从神州大地,到亚非欧美澳的华人聚居区,家家开怀,人人欢欣。

天涯处处望神七。神七是祖国和平发展的又一个闪亮台阶。只要到世界各地走过,或在国内接待过海外华人,你会发现海外游子和祖国心连心。哪怕走得再远,他们总是身离心不离,在地球的各个角落都会隔海焚香,祷祝祖国母亲幸福。8月,刚开过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9月,又迎来神七飞天。祖国正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向着经济、科技、体育诸多一流目标快进,捷报频奏,好事联翩,海外赤子能不喜上眉梢?

今日为祖国强盛而喜,因为昨日曾为祖国孱弱而忧。置身海外的华裔,会特别深刻地感受到祖国母亲形象在外人眼里之分量。曾几何时,寄人篱下,本属低人一等,而作为来自积弱积贫的中国的移民,更是等而下之。记得杨振宁讲过一桩心酸往事——“1954年底,妻子和我交付了数百元作为在普林斯顿附近一个住宅区内定购一所新房子的保证金。几周后业主通知说,他必须把保证金退还我们,因为他担心我们是中国人可能会对他出售住宅不利。我们怒不可遏,去找了律师。律师却劝我们不要起诉,因为他认为我们胜诉的机会是零。”当时的杨振宁已经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专家了,但这不管用,因为你是穷国移民,依然受到如此对待!

惟其如此,尔后杨振宁1971年归国访问时,急于向邓稼先了解中国自主研制的原子弹,是否真如海外报章所谓“有美国某专家参与”。他在怀念邓稼先的文章中回忆道,在上海的临别宴会,“席中有人送了一封信给我,是稼先写的,说他已证实了,中国原子武器工程中,除了最早于1959年底以前曾得到苏联的极少‘援助’以外,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这就叫喜极而泣!

真的,从“一穷二白”的家底,到“两弹一星”,到神七飞天、太空行走,中国在变,变化令人目不暇接。是的,神七不是突如其来。航天工业是系统工程,综合着诸多门类的科学技术。它的创新突破,必将推动各行各业的发展。而在这些有形进步的背后,潜在着更深层次的支撑,即从经济到科技、文化、社会等管理体制的全面改革。

仰望神七,透过飞船倩影,我们展望的不啻是祖国整个现代化事业的飞跃,是中华民族锦绣的未来。

15、把第一句“神七飞船发射,凡我炎黄子孙,无不热心以待,翘首以望”改成“神七飞船发射,我炎黄子孙,都热心以待,翘首以望”行不行?为什么?(4分)

16、“今日为祖国强盛而喜,因为昨日曾为祖国孱弱而忧”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略作分析。(3分)

17、“祖国正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向着经济、科技、体育诸多一流目标快进,捷报频奏,好事联翩,海外赤子能不喜上眉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4分)

18、文中举杨振宁遭退房一事,在叙述方式上属于什么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19、请你说说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家底,到“两弹一星”,到神七飞天、太空行走的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分)

三、作文(40分)

20、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你对探险可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在,就以“探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体裁自选。 (2)要尽量写得生动,有意思。 (3)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见本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