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秘学习网>计划总结 > 意见建议 >

意见建议

对乡镇农技干部上划后的思考及建议

发布: 2022-10-15 16:40:17   阅读: 次 【   

当前,我县各乡镇农机站、农经站、兽医站实行人员、人事、财物上划,归口县农业局直管。归口管理后,农技队伍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统筹安排,这对农技干部来说是好事,人事上划,意味着与县局的联系将会更加密切,关系更加协调,但对于乡镇政府来说无疑是患得患失。上划后,乡镇农技工作也必须接受乡镇政府的领导,但在绥江这样的农业大县,各乡镇机关农字号人员多、项目多、经费足,实行归口管理后,人员履职管理和业务考核均由县农业局集中进行,在工作安排上,乡镇政府有可能会出现政令不畅的现象。  

作为直管部门的县农业局,对收编后的乡镇农技干部,又该如何进行合理化的调配管理,充分发挥农业这支生力军的主力作用呢?  

一、当前乡镇农技干部的现状  

一是情绪低落。由于久居乡镇,生活环境恶劣,居住条件简陋,精神生活简单枯燥,造成情绪低落。虽然近几年电力、电信和交通等部门实施了许多“村村通”乃至“组组通”工程,但是由于收入问题,多数乡镇干部家庭上宽带和进县城的时间还是有限的,如果不是有事,一月、两月没到县城的干部大有人在。连一个家庭的蔬菜、水果也是趁乡镇赶集天一次性购齐一场(多为3~4天)所需,谈不上新鲜和营养。办公用房和职工住房紧缺,经常是老、少、幼三代共居一套十平米的宿舍。由于人手紧,多数乡镇文化站的工作没有开展起来,加之乡镇财政吃紧,没有工会、广场等公共娱乐设施,职工精神生活枯燥。  

二是待遇不高。多数乡镇没有能够支撑本级财政运转的支柱产业,多数项目经费都是专款专用,“乡财县管乡用”之后,乡级财政十分吃紧,职工福利待遇低,除正常工资收入外,没有其它福利。面对上涨的物价,特别是国家公务员工资大幅度上涨后,作为事业单位的农技人员心里更加失落,一千多元的工资维持一个三口之家的生活显得捉襟见肋,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是近年来农技干部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  

三是工作名目众多。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和各项惠农政策的出台,部门工作和乡镇政府中心工作名目明显增多。各项工作都需要层层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项目越多责任越大,极大地增加了乡镇干部工作压力,给干部职工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负重心理下就会产生“无过便是功”的工作态度,造成工作思路狭隘,工作方式守旧,工作业绩平凡。  

四是竞争意识薄弱。由于乡镇干部特别是农技干部,平时接触的都是农民群众,在“三农”工作中,为群众解决了很多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现实问题。对于专业学校毕业的农技干部来说,以他们的知识老本解决这些小农经济下的问题还是绰绰有余的,业余时间也就多花在了打牌娱乐上,没有用来及时“充电”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如果遇到一些以前工作和学习中没有涉及到的新、特农业问题,就只有和普通农民一样“一问三不知”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发家致富的强烈愿望,都要求改变“养牛耕田、养猪过年、养鸡换盐、养狗护院”的传统农业模式,建立“村容整洁、村风文明、发家致富”的新农村模式。这就要求农技干部要有与全国发展农业农村新经济形势相接轨的知识需求,参与邻乡、邻县乃至邻省的竞争。  

实行归口管理后,县农业局要与乡镇政府通力合作,改变这些不合理现状,协调解决好以上问题,实现全县农业农村经济的长足发展进步。  

二、乡镇农技干部上划后的对策及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人才交流上岗机制,增强工作积极性。打破以往那种定岗定责、一个乡镇呆10、20年甚至到退休的工作形式,建立新型人才交流机制,实行县与乡之间、乡镇与乡镇之间人才的交流使用,让乡镇干部有进县城的机会,也让县直干部有下基层接受煅炼的机会,鼓励本乡镇干部职工到其它乡镇岗位、县直部门岗位,县直部门干部职工到乡镇岗位去体验不同地理、人文环境,感受不同工作氛围,以刺激工作热情,增强工作积极性。  

二是完善激励机制,提高福利待遇。制定出台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对有开拓创新意识、工作业绩突出的干部职工予以晋职奖励和物质刺激,以改善福利待遇。要合理安排抓业务工作与谋福利间的关系,提倡抓经济与促发展两不误,反对目前个别职工经常不在工作岗位,私搞小经济的行为,也要鼓励在职干部职工大胆创办规模、规范化实体。对确有创业热情的职工,予以政策上的倾斜,实现发展农村经济和提高职工生活水平的双蠃。  

三是加强体系建设,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实行归口管理后,有利于改变以前体系建设中参差不齐的现象,使乡镇农业体系建设更加规范和完善。对办公用品进行统一购置,集中安排,在职工福利上一视同仁,实行县上和乡下一个样,缩小系统内部的城乡差距。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抓住是目前全县五个乡镇就有四个镇面临着移民迁建的机遇,优化设计各乡镇农技中心体系建设,使之趋于合理化和实用化,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  

四、强化制度建设,提倡人性化管理。完善以往各种地方性管理体制,建立一套因地制宜、合理有效的职工管理体制。加强职工工会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支部生活和有益于增强职工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活动,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积极文明的工作氛围,打造农业工作者新形象。  

 

相关文章